2008年7月30日星期三

句践复国

句践复国    国语  
越王句践栖于会稽之上,乃号令于三军曰;「凡我父兄昆弟及国子姓,有能助寡谋而退 吴者,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大夫种进对曰;「臣闻之,贾人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 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夫虽无四方之忧,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譬 如蓑笠,时雨既至必求之。今君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遂使之行成于吴曰;「寡君 句践乏无所使,使其下臣种,不敢彻声闻于天王,私于下执事曰;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 矣,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句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 毕从;寡君率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惟君左右之。若以越国之罪为不可赦也,将焚宗庙 ,系妻子,沈金玉于江;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乃必有偶,是以带甲万人事君也,无乃 即伤君王之所爱乎?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其孰利乎?」 
 
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子胥谏曰;「不可!夫吴之与越也,仇雠敌战之国也,三江环之 ,民无所移,有吴则无越,有越则无吴,君将不可改于矣。员闻之;『陆人居陆,水人居水 。』夫上党之国,我攻而胜之,吾不能居其地,不能乘其车;夫越国,吾攻而胜之,吾能居 其地,吾能乘其舟。此其利也,不可失也已,君必灭之。虽悔之,必无及已。」越人饰 美女八人,纳之太宰嚭,曰;「子苟赦越国罪,又有美于此者将进之。」太宰嚭谏曰;「嚭 闻古之伐国者,服之而已;今已服矣,又何求焉。」夫差与之成而去之。 
 
句践说于国人曰:「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 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于是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往者, 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

句践之地,南至于句无,北至于御儿,东至于鄞,西至于姑蔑,广运百里。乃致其父母 昆弟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之,若水之归下也,今寡人不能,将帅二、 三子夫妇以蕃。」令壮者无取老妇,令老者无娶壮妻。女子十七不嫁,其父母有罪;丈夫二 十不娶,其父母有罪。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生丈夫,二壸酒、一犬;生女子,二壸酒 、一豚;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人,公与之饩。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 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 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句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 子之游者,无不餔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者不衣 。十年不收于国,民居有三年之食。

国之父兄请曰;「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今越国亦节矣,请报之!」句践辞曰 :「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寡人之罪也。如寡人者,安与知耻?请姑无庸战!」 父兄又请曰;「越,四封之内,视吾君也,犹父母也,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雠 ,其有敢不尽力者乎?请复战!」句践既许之,乃致其众而誓之,曰;「寡人闻古之贤君, 不患其众之不足也,而患其志行之少耻也。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亿有三千,不患其行之少 耻也,而患其众之不足也。今寡人将助天灭之。吾不欲匹夫之勇也,欲其旅进旅退。」进则 思赏,退则思刑;如此,则有常赏;进不用命,退则无耻,如此,则有常邢。」果行,国人 皆皆劝;父勉其子,兄勉其弟,妇勉其夫,曰;「孰是君也,而可无死乎?」是故败吴于囿 ,又败之于没,又郊败也。

夫差行成,曰;「寡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请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句践对曰;「 昔天以越与吴,而吴不受;今天以吴予越,越可以无听天命听君之令乎?吾请达王甬句东, 吾与君为二君乎?」夫差对曰;「寡人礼先一饭矣,君若不忘周室而为敝邑宇,亦寡人之愿 也。君若曰;『吾将残汝社稷,灭汝宗庙。』寡人请死,余何而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 也!」遂灭吴。

越王勾践

勾践(又写作句践;在出土文物「越王勾践剑」里写为鸠浅;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纪年》作菼执),是中国春秋时代后期的越国君主。有关他的先世,有说「其先禹之苗裔」,亦有说「先世无所考」,也有说他是「祝融之后」并且是楚国的芈姓,众说纷纭。父亲则是越侯允常。生年不详,前496年至前464年在位。
生平
初尝败绩
勾践即位后改称国王,不久吴王阖闾乘机攻越。越军于槜李大败吴军,阖闾被创身亡。阖闾临终遗嘱其子夫差:「必毋忘越!」夫差即位为吴王之后,励精图治准备攻越报仇。勾践不听范蠡劝阻,仓促下抢先出兵攻吴,在夫椒(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大败。吴军占领越都会稽,将勾践围困在会稽山。范蠡建议勾践用卑辞厚礼向吴求降,如若不允,就由勾践亲自去吴国做人质。勾践采纳了这一建议,一面准备死战,一面派文种向吴王求和,用财宝贿赂吴太宰伯嚭,并献上美女西施。夫差在伯嚭劝说下与越国议和,率军回国。勾践向越国臣民下诏罪己,然后去吴国给夫差作奴仆,亲尝粪便,最终骗得夫差的信任,三年后被释放回越国。
卧薪尝胆
勾践回国后发誓复仇灭吴,卧薪尝胆,休养生息,重用范蠡、文种等人,「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史记•货殖列传》说:「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又说:「修之十年,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称号五霸。」一年,越国向吴国进贡蒸熟的种子,使第二年吴国大饥,削弱了吴国的国力。
消灭吴国及称霸
前482年,勾践趁夫差北上黄池争霸,趁虚而入,攻入吴都姑苏,杀吴太子。夫差返国后被迫向勾践求和。勾践不久后再次攻吴。勾践二十四年(前473年),越军围困吴都三年后终于破城。夫差困于姑苏山上,求降不得而自杀,吴亡。勾践随后北上迁都琅琊,与齐国、晋国等诸侯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县南),「越兵横行于江、淮东,诸侯毕贺,号称霸王」,经周元王正式承认为霸主。
有关句践姓氏的说法
有关句践的姓氏是甚么


芈姓

说据三国时代孙吴的学者韦昭的《国语》注:「句践,祝融之后、允常之子,芈姓也。《郑语》曰:『芈姓夔越。』《世本》亦云:『越,芈姓也。』另外,唐代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引《世本》说:「越,芈姓也,与楚同祖。」这说明句践可能与楚国是同宗共祖,因而与楚国王室一样是芈姓。

姒姓说

据清代学者姚彦渠在《春秋会要》里的说法,越国是「姒姓,夏后少康之子始封,奉禹祀。传二十余世至允常,见《春秋》。子句践僭称王。」也就是说,根据中国古籍的记载,句践是夏禹的后代,而夏禹的姓氏是姒,所以句践可能是姒姓。

中国古籍里的勾践后裔

勾践身后的越国诸王另见:越国

越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关于勾践去世后,其王位的历代继承者,中国古代史书的说法各异,有的是同人异名,有的是世系前后不同。

现列之于下:* 司马迁《史记》:「句践卒,子王鼫与立。王鼫与卒,子王不寿立。王不寿卒,子王翁立。王翁卒,子王翳立。王翳卒,子王之侯立。王之侯卒,子王无彊立(末代)。* 司马贞《史记索隐》引《纪年》:「于粤子句践卒,是菼执。次鹿郢立,六年卒」(《史记》原文「子王鼫与立」注);「不寿立十年见杀,是为盲姑,次朱句立」(《史记》原文「王不寿卒」注);「于粤子朱句三十四年灭滕,三十五年灭郯,三十七年朱句卒」(《史记》原文「王翁卒」注);「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

粤滑,吴人立子错枝为君。明年,大夫寺区定粤乱,立无余之。十二年,寺区弟忠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无颛八年薨,是为菼蠋卯」(《史记》原文「子王之侯立」注)。司马贞还说:「盖无颛后乃次无彊也,则王之侯即无余之也。」

* 《越绝书》:「句践子与夷,时霸。与夷子子翁,时霸。子翁子不扬,时霸。不扬子无疆,时霸,伐楚,威王灭无疆。无疆子之侯,窃自立为君长。之侯子尊,时君长。尊子亲,失众,楚伐之,走南山。亲以上至句践,凡八君,都瑯琊二百二十四岁。无疆以上,霸,称王。之侯以下微弱,称君长。

越国亡后的遗族事迹
* 司马迁《史记》的说法:《史记‧越王句践世家》说,越王无彊被楚国所灭后,「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后七世,至闽君摇,佐诸侯平秦。汉高帝复以摇为越王,以奉越后。东越,闽君,皆其后也。」另外,在《史记‧东越列传》里又说到:「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者,其先皆越王句践之后也,姓驺氏。」(裴骃「集解」引徐广说驺,一作「骆」)司马迁把战国时代及秦汉时代中国东南沿海及东越部族的君长,视为勾践的后代。* 对《史记》说法的存疑:有学者对于《史记》说法亦有所保留。如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引梁玉绳的说法:「其实句践非禹苗裔,而瓯闽非句践种族,《通志‧氏族略》引顾氏谱云句践七世孙闽君摇,汉封东瓯,亦不足信,葢越是芈姓,见《国语》。闽,东越蛇种,见《索隐》引《说文》,不得强合为一,而高祖所封之海阳矦摇、无余,同名二王,又不可晓。」

吴王夫差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第一

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句践迎击之檇李。越使死士挑战,三行造吴师,呼,自刭。吴师观之,越因伐吴,败之姑苏,伤吴王阖庐指,军却七里。吴王病伤而死。阖庐使立太子夫差,谓曰:「尔而忘句践杀汝父乎?」对曰:「不敢!」三年,乃报越。

王 夫差元年,以大夫伯嚭为太宰。习战射,常以报越为志。二年,吴王悉精兵以伐越,败之夫椒,报姑苏也。越王句践乃以甲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使大夫种因吴太宰嚭 而行成,请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昔有过氏杀斟灌以伐斟寻,灭夏后帝相。帝相之妃后缗方娠,逃于有仍而生少康。少康为有仍牧正。有过又欲 杀少康,少康奔有虞。有虞思夏德,于是妻之以二女而邑之于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后遂收夏众,抚其官职。使人诱之,遂灭有过氏,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 失旧物。今吴不如有过之彊,而句践大于少康。今不因此而灭之,又将宽之,不亦难乎!且句践为人能辛苦,今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听太宰嚭,卒许越 平,与盟而罢兵去。

年,吴王夫差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子胥谏曰:「越王句践食不重味,衣不重 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越在腹心疾而王不先,而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遂北伐齐,败齐师于艾陵。至缯,召鲁哀公而征 百牢。季康子使子贡以周礼说太宰嚭,乃得止。因留略地于齐鲁之南。九年,为驺伐鲁,,至与鲁盟乃去。十年,因伐齐而归。十一年,复北伐齐。

越 王句践率其众以朝吴,厚献遗之,吴王喜。唯子胥惧,曰:「是弃吴也。」谏曰:「越在腹心,今得志于齐,犹石田,无所用。且盘庚之诰有颠越勿遗,商之以 兴。」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属其子于齐鲍氏,还报吴王。吴王闻之,大怒,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将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 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齐鲍氏弑齐悼公。吴王闻之,哭于军门外三日,乃从海上攻齐。齐人败吴,吴王乃引兵归。
十三年,吴召鲁、卫之君会于橐皋。

十 四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欲霸中国以全周室。六月(戊)[丙]子,越王句践伐吴。乙酉,越五千人与吴战。丙戌,虏吴太子友。丁亥,入吴。吴人告败于王 夫差,夫差恶其闻也。或泄其语,吴王怒,斩七人于幕下。七月辛丑,吴王与晋定公争长。吴王曰:「于周室我为长。」晋定公曰:「于姬姓我为伯。」赵鞅怒,将 伐吴,乃长晋定公。吴王已盟,与晋别,欲伐宋。太宰嚭曰:「可胜而不能居也。」乃引兵归国。国亡太子,内空,王居外久,士皆罢敝,于是乃使厚币以与越平。

十五年,齐田常杀简公。

十八年,越益彊。越王句践率兵(使)[复]伐败吴师于笠泽。楚灭陈。

二十年,越王句践复伐吴。二十一年,遂围吴。二十三年十一月丁卯,越败吴。越王句践欲迁吴王夫差于甬东,予百家居之。吴王曰:「孤老矣,不能事君王也。吾悔不用子胥之言,自令陷此。」遂自刭死。越王灭吴,诛太宰嚭,以为不忠,而归。

太史公曰:孔子言「太伯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余读春秋古文,乃知中国之虞与荆蛮句吴兄弟也。延陵季子之仁心,慕义无穷,见微而知清浊。呜呼,又何其闳览博物君子也!

夫差

夫差

夫差 (?—前473年),春秋时期吴国第25任国王,在位时期为前496年—前473年。为了洗雪其父阖闾败给越王勾践的耻辱,夫差励精图治,吴国也迅速增强。

夫差二年(前494年),于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太湖中)打败越王勾践。胜利后,夫差将勾践释放回越国。夫差的大臣伍子胥反对夫差,夫差于是命令伍子胥自杀,且将勾践释放回越国。但事实正如伍子胥所料,勾践表面臣服于夫差,背地里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迅速恢复越国的国力,图谋报复吴国。

前486年,夫差在邗(今江苏扬州附近)筑城,又开凿邗沟,连结了长江、淮河,在艾陵之战中全歼10万齐军。前482年,夫差在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诸侯,与晋争霸获胜。但夫差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勾践乘虚而入,大败吴师、杀太子。夫差二十三年(前473年),都城姑苏(今苏州)被勾践兴兵攻破,夫差被围困在吴都西面的姑苏山上,吴国灭亡,而夫差也被勾践流放,最后自杀身亡。(一说夫差被勾践赐死)

西施

西施,原名施夷光,春秋末期出生于浙江诸暨苎萝村。天生丽质。时越国称臣于吴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谋复国。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许国,与郑旦一起由越王勾践献给吴王夫差,成为吴王最宠爱的妃子,把吴王迷惑得众叛亲离,无心于国事,为勾践的东山再起起了掩护作用,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后吴国终被勾践所灭。吴灭后西施就失去了音信,关于她的结局有很多种,最有可能的两个结局之一是:西施与范蠡(Fan L?)泛舟五湖,之二是被越王装进袋子里抛入水中溺死。

施夷光世居诸暨苎萝山(亦名罗山)下苎萝村(今诸暨市城南浣纱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夷光居西村,故名西施。其父卖柴,母浣纱,西施亦常浣纱于溪,故又称浣纱女。西施天生丽质,禀赋绝伦,相传连皱眉抚胸的病态,亦为邻女所仿,故有“东施效颦”的典故。

越王勾践三年(前494年),夫差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击败越国,越王勾践退守会稽山(今淅江省绍兴南),受吴军围攻,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入吴为质。释归后,勾践针对“吴王淫而好色”的弱点,与范蠡设计策,“得诸暨罗山卖薪女西施、郑旦”,准备送于吴王,越王宠爱的一宫女认为:“真正的美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美貌,二是善歌舞,三是体态。”
西施只具备了第一个条件,还缺乏其他两个条件。于是,花了三年时间,教以歌舞、步履、礼仪等。西施发愤苦练,在悠扬的乐曲中,翩跹起舞,婀娜迷人,进而训练礼节,一位浣纱女成为修养有素的宫女,一举手,一投足,均显出体态美,待人接物,十分得体。然后,又给她制作华丽适体的宫装,方进献吴王。吴王夫差大喜,在姑苏建造春宵宫,筑大池。池中设青龙舟,日与西施为水戏,又为西施建造了表演歌舞和欢宴的馆娃阁、灵馆等,西施擅长跳“响屐舞”,夫差又专门为她筑“响屐廊”,用数以百计的大缸,上铺木板,西施穿木屐起舞,裙系小铃,放置起来,铃声和大缸的回响声,“铮铮嗒嗒”交织在一起,使夫差如醉如癡,沉湎女色,不理朝政,终于走向亡国丧身的道路。”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后面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一个事理上的推论:如果说,西施是颠复吴国的罪魁祸首,那么,越王并不宠倖女色,后来越国的灭亡又能怪罪于谁呢?尖锐的批驳通过委婉的发问语气表述出来,丝毫不显得剑拔弩张,而由于事实本身具有坚强的逻辑力量,读来仍觉锋芒逼人。

罗隐反对嫁罪妇女的态度是一贯的。僖宗广明年间(880—881),黄巢起义军攻入长安,皇帝仓皇出逃四川,至光启元年(885)才返回京城。诗人有《帝幸蜀》一首绝句记述这件事:“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阿蛮”即“阿瞒”的通假,是唐玄宗的小名。

前一回玄宗避安史之乱入蜀,于马嵬坡缢杀杨妃以杜塞天下人口。这一回僖宗再次酿成祸乱奔亡,可找不到新的替罪羊了。诗人故意让九泉之下的玄宗出来现身说法,告诫后来的帝王不要诿过于人,讽刺是够辛辣的。联系《西施》作比照,一咏史,一感时,题材不同,而精神实质并无二致。这样看来,《西施》的意义又何止为历史作翻案而已!

范蠡

范蠡
生平大事年表西元前536年(鲁昭公六年、楚灵王五年)范蠡出生宛地三户邑,其时孔子十五岁。
西元前516年(鲁昭公二十五年、楚平王十三年、吴王僚十一年);宛令文种见范蠡,范蠡时年二十岁。
西元前511(鲁昭公三十一年、楚昭王五年、吴阖闾四年);范蠡邀文种入越,时年范蠡二十五岁。
西元前494年(鲁哀公三年、楚昭王二十二年、越勾践三年);勾践兵败西于会稽山,始重用范蠡、文种等。范蠡时年42岁。
西元前493年(鲁哀公二年、楚昭王二十三年、越勾践四年);勾践、范蠡君臣入吴为奴,范蠡时年43岁。
西元前490年(鲁哀公五年、楚昭王二十六年、越勾践七年、吴夫差六年);勾践、范蠡君臣离吴返越,范蠡时年46岁。
西元前486年(鲁哀公九年、楚惠王三年、越勾践十一年、吴夫差十年);勾践欲起兵伐吴,范蠡劝阻,范蠡时年50岁。
西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楚惠王五年、越勾践十三年、吴夫差十二年);吴再次伐齐,占于艾陵,越王君臣朝见吴王,君臣皆有贿赂,进一步麻痹吴人,夫差杀伍子胥。范蠡时年52岁。西元前482年(鲁哀公十三年、楚惠王七年、越勾践十五年、吴夫差十四年);吴、晋黄池之会,越师乘机袭击吴国,大败之,杀吴太子等,年底吴越讲和。范蠡时年54岁。
西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楚惠王十年、越勾践十八年、吴夫差十七年);越兴师伐吴,兵至于五湖。范蠡时年57岁。
西元前478年(鲁哀公十七年、楚惠王十一年、越勾践十九年、吴夫差十八年);三月,越伐吴、吴师还战于笠泽、双方夹吴松江而阵、越人大败吴师。范蠡时年58岁。
西元前475年(鲁哀公二十年,楚惠王十四年,越勾践二十二年,吴夫差二十一年);十一月越围吴、范蠡采用围而不攻的战略,令吴师自溃。范蠡时年61岁。 2008-07-08 13:38:56 补充
西元前473年(鲁哀公二十二年,楚惠王十六年,越勾践二十四年,吴夫差二十三年);年底,越灭吴,夫差自杀,范蠡时年63岁。
西元前468年(鲁哀公二十七年,楚惠王二十一年,越勾践二十九年);越王实现霸业,范蠡即泛舟五湖,时年68岁。西元前465年,越王勾践卒,时年范蠡71岁。
西元前448年,范蠡卒,时年88岁。
军事宗旨
强则戒骄逸,处安有备;弱则暗图强,待机而动;用兵善乘虚蹈隙,出奇制胜。为后世称道并沿用。
经济思想
“劝农桑,务积谷”、“农末兼营”、“务完物、无息币”、“平粜各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夏则资皮、冬则资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以待乏也。” 等至今对现代的经济建设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著作
《计然篇》;在《国语‧越语下》《史记‧货殖列传》中均有记载;《汉书‧艺文志》记有范蠡兵法二篇,但皆已流失。

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故事
西元前496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
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西 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钗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杀了太子友。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 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西元前473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已经是强弩之末,根本抵挡不住越 国军队,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才后悔没有听伍子胥的忠告,非常羞愧,就拔剑自杀了。
启示:夫差放虎归山,又沉迷于骄奢淫欲的生活,而越王勾践发奋图强,吴国的失败早已注定。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其间的含辛茹苦,值得大家细细体味。

吴王夫差矛

吴王夫差矛
历史:春秋
矛,中国古代用于直刺,紮挑格斗的冷兵器。由矛头和矛柄组成。矛头多以金属制作,矛柄多采用木、竹 和藤等材料制作,也有用金属材料的。矛长通常为1.8-2.7米,有的达4米多。矛头一般长40厘米,有的达80多厘米。早期的矛头为石头或兽骨,随科学 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青铜和铁制矛头。春秋后期。刺击兵器。器身与剑身相似而稍短,中线起脊,脊上有血槽,两面血槽后端各铸一兽首。骹中空, 骹口扁园。通体满是菱形几何暗纹。基部有错金铭文两行八字,记器为吴王夫差自做。冶铸精良,花纹优雅,保存完好可与越王勾践媲美。1983年湖北江陵马山 出土。现藏湖北省博物馆

吴王夫差盉 春秋

吴王夫差盉 春秋
春秋晚期(西元前6世纪上半叶-前476年)
吴王夫差盉肩部有一条弧形的提梁。整个提梁是一条龙,龙体中空,是由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交结的形式组成,称为透雕交龙纹,腹部呈扁圆形,饰变形的龙纹。腹的一侧有一个短而曲折的龙头流,圜底下置三个兽蹄形足,足的上部是变形兽面纹。

夫椒之战

夫椒之战
周敬王二十六年(西元前494年),在吴楚争霸战争中,吴王夫差率军在夫椒(今江苏太湖中洞庭山)大败越军的作战。
这年,越王勾践闻吴王夫差为报父仇,正加紧训练军队,准备攻越,遂不听大夫范蠡的劝阻,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吴。吴王闻报,悉发精兵击越。两军战于夫椒。越军战败,损失惨重,仅剩5000余人,退守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南)。吴军乘胜追击,占领会稽城(今浙江绍兴),包围会稽山。越王无奈,采纳大夫范蠡、文种建议,派文种以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演,请其劝吴王夫差准许越国附属于吴。伍员请吴王勿许。此时,夫差急于北上与齐争霸,不纳伍员之言,遂与越讲和,并率军回国。 夫椒之战,吴王夫差虽然获胜,但许越议和,没有乘胜一举灭越,为以后越国的发展及继而攻灭吴国埋下了隐患。

楚庄王的成语

1.楚庄绝缨:楚庄王为了包容犯错误的大臣,而命令大家一起扯断帽缨的这次宴会,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绝缨会”,人们用这个成语劝诫大家要宽容待人。
2.一鸣惊人:用来形容一个人突然的成就令人感到讶异、惊奇。
3. 不毛之地:据《公羊传.宣公十二年》载,春秋时候,楚庄王因郑国有二心,而率领大军加以讨伐。城破之日,楚军开进郑国城郭大门,郑国国君襄公,在街口跪接庄王,向楚庄王请罪,并且请求楚庄王可怜他这个战败之人,赐给他一块「不毛之地」,好让他和一些老人们去安度残年。指坚硬瘠薄、不适种植五谷的土地。后则用来泛指荒凉贫瘠的土地。
4.辟君三舍:据《左传.僖公二十三年》载,春秋时,晋献公宠爱骊姬,骊姬为了让亲生儿子奚齐当上太子......重耳最后到了楚国,楚庄王以酒宴盛情款待,并且问说:「将来你如果回到晋国当上国君,将要如何报答我呢?」重耳说:「奴仆和玉帛,楚国本来就有;珍禽异兽的羽毛皮革,则是楚国的特产。这些东西您多得是,我实在是不知该怎么回报您!」楚庄王说:「虽然如此,还是说说可以报答我的方式吧!」重耳于是回答说:「假使托您的福,让我得以回到晋国,万一将来晋、楚之间发生战争,双方军队相遇于中原,那我一定会要我的军队向后撤退九十里,来报答您的恩惠。如果这样还不能得到您的谅解,楚军仍然继续进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对抗了。」后来从言里的原文「辟君三舍」演变出「退避三舍」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主动退让,不与人相争。
5.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比喻那种目光短浅,一心图谋侵害别人的人,却不知道有人正在算计他。这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充分考虑各种利害关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成语典故里的楚庄王是一位喜欢听政治谜语和政治寓言的明主,深谙庄王这种禀性的孙叔敖用寓言故事的形式向庄王劝谏:目前去攻打晋国是有后患的事。孙叔敖是一位虑事深远,有敏锐头脑的政治家,楚庄王听了孙叔敖的劝谏后,他在位的最后三年确实没有出兵劳师远征,这种举措是否受了孙叔敖劝谏的影响和寓言的启示,史无确考,但是孙叔敖辅佐庄王,使楚国逐渐强盛,却是不争的史实。

夏姬

夏姬(生卒年不详),春秋时代郑穆公的女儿,母亲为少妃姚子。她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美女,因为嫁给陈国的夏御叔为妻,因而称为夏姬。御叔早死,留下夏姬与一子夏征舒。征舒成人之后承袭其父之爵位和职务,成为陈国的司马。
夏姬与陈灵公及其两位臣子孔宁、仪行父都私通,君臣三人甚至都持有夏姬的内衣,在上朝时拿出来相互嬉戏。他们的丑行闹得全陈国上下都知道,陈国的百姓还作了〈株林〉一诗讽刺此事。大夫洩治劝谏灵公,未料灵公恼羞成怒,让孔宁、仪行父暗杀洩治。一日,君臣三人在夏姬家中饮酒作乐,竟拿夏征舒的身世做为开玩笑的题材。征舒忍无可忍,终于趁灵公要离开时将他射杀,并自立为陈侯。孔宁和仪行父趁机逃到了楚国。
隔年,夏征舒便被楚庄王讨伐,兵败后被车裂。楚庄王原本打算将陈国改制为楚国的一县,幸而庄王接受了大夫申叔时劝谏才改变主意,把孔宁、仪行父放回陈国,使陈国免于灭国之厄。夏姬被俘虏到楚国后,楚庄王倾倒于她的美貌,有意纳她为妾,此时大夫申公巫臣劝谏他不要因此留下淫荡的罪名。后来令尹子反也迷惑于夏姬的美貌,想娶她做妻子,巫臣便又指称夏姬曾害死丈夫情人、甚至是她的儿子也不能免其祸、还差点让陈国灭亡,是不祥的祸水,子反遂打消娶她的念头。最后楚庄王让夏姬成为鳏居的大夫连尹襄老的续弦妻子。
连尹襄老娶了夏姬未久,在邲之战中被急于俘虏敌人以换回被俘儿子的晋国大夫知庄子射死,尸首被带走。这时襄老的儿子黑要不但没有急于寻回父亲尸首,反而跟继母夏姬私通起来。巫臣叫夏姬先回娘家郑国,承诺之后会下聘娶她。此时郑国宣称已找到襄老的尸首,派使者通知夏姬去迎取,夏姬便在得到庄王许可后回到郑国。直到楚庄王逝世,楚恭王即位后,巫臣趁著出使齐国的机会,一到了郑国就让人把使节的仪仗礼物退回楚国,带了夏姬投奔晋国,晋国把邢地封给巫臣。但是当年想娶夏姬却被巫臣劝退的子反相当愤怒,在楚恭王面前攻讦巫臣「欺骗了先王(楚庄王)」,并建议用重金贿赂晋国使之不要重用巫臣,但恭王认为巫臣给庄王的建议是对的,只是他自己不替自己打算,因此不能算是欺骗国君。最后子反联合原本就和巫臣有隙的子重将巫臣和黑要的族人全数杀害并瓜分了他们的封地。巫臣为了复仇,说服晋君派他出使当时仍属野蛮部落的吴国并留下自己儿子和一部份军队训练吴国人作战。整军经武后的吴国四处侵扰楚国的附庸,使得子反、子重为了救援而疲于奔命达一年七次之多。吴国在并吞周边原本臣服于楚国的部落之后,变成一方强国。开启了春秋晚期吴越争霸的序幕。
夏姬与巫臣婚后,又生了一个女儿。此女后来与晋国大夫叔向结婚,生一子杨食我。叔向与夏姬之女的婚事,被其母叔姬所反对,因为夏姬曾经「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而巫臣又曾说夏姬「夭子蛮,杀御叔」,因此夏姬在与夏御叔结婚前,还曾与一位叫做子蛮的青少年有过关系,而使子蛮未成年便过世。夏姬之女所生的杨食我长大后和祁氏联手作乱,使得羊舌氏和祁氏被灭族。晋国其他的大夫在瓜分两家的土地之后,势力便超过了晋侯,种下之后三家分晋的远因。
刘向的《列女传》中提及夏姬「三为王后,七为夫人,公侯争之,莫不迷惑失意」。虽然夏姬实际上并未做过王后,也没结过这么多次婚,但也足以显示夏姬的魅力在当时确实深深让许多男性为之倾心。对于夏姬魅力的来源,《列女传》认为:「其状美好无匹,内挟伎术,盖老而复壮者。」除了美貌以外,似乎性能力也很出色,有返老还童的本事。

2008年7月26日星期六

楚庄王


楚庄王


楚庄王 芈侣


楚国位于江、汉流域,向被视为南方之蛮夷。其先熊绎在西周初曾被成王封为子爵,但楚国对周室时服时叛,不受封建之约束。春秋初年,王权衰微,楚君熊通索性于前七四零年自立为王(即楚武王),欲与天子分庭抗礼、较一长短。


不久其子文王定都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国势进一步强大起来。春秋初期,强楚实乃中原诸国之心腹大患,而霸政之『尊王攘夷』也往往以抑楚为其主要目标。楚早就有窥伺中原之志,故长期以来,一方面并吞周围小国一方面不断向北推进。但它先在齐桓公时被阻于召陵,继而在晋文公时战败于城濮,使北进图谋一再受挫。


晋文公死后,楚又重新投入逐鹿,特别是到了楚庄王的时候(前六一三年 -- 前五九一执政),其势更加嚣张。前六零六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在雒邑西南), 楚庄王 

竟观兵于周郊,饮马黄河,派人向周天子问九鼎之轻重,故楚国代周之野心昭然若揭。前五九八年,楚破陈国之都。次年,又兴兵围郑,迫郑降,晋闻讯派兵救郑。晋、楚两军于前五九七年大战于邲(今河南郑州北),时晋国将帅不和、政令不一,故晋军被楚所败。


此后,陈、蔡、许、郑俱从楚。前五九四年,楚军又围宋,宋人告急于晋,晋不能救,宋只好与楚言和。这时中原各国除晋、齐、鲁等外,全部尊楚庄王为霸主。


邲之战后,楚庄王虽称霸于一时,然晋国犹不可忽视。此后一段时间,晋、楚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结果形成南北对峙、各霸一方之。公元前五四六年,宋国执向戌倡议弭兵,他奔走拉拢晋国执政赵武和楚国令尹子木,使晋、楚、宋、鲁、郑、卫、陈、蔡、曹、许、齐、秦、邾、滕等十四国在宋国召开弭兵大会。结果由前述十国签订盟约,规定除齐、秦等大国外,小国须既朝晋又朝楚,向两国同样贡献,承认两国为共同霸主。


于是霸权乃由晋、楚二强平分。史称『向戌弭兵』。

秦穆公慧眼识珠,公孙支诚心让贤

古风悠悠:秦穆公慧眼识珠,公孙支诚心让贤
古风悠悠:秦穆公慧眼识珠,公孙支诚心让贤

秦穆公是春秋时代秦国早期的国君,有一次,他派人到卫国去买盐。此前,卫国的盐商用五张黑色的公羊皮,买下百里奚,很信用他。现在,又命他赶著盐车,运往秦国。百里奚赶著一群牛,载者大批的食盐,运送到秦国。

这些盐运到秦国以后,秦穆公亲自来验收。他在察看盐车时,发现这些驾车的牛,一个个长得都很肥壮。他就问赶车人百里奚:「装载沉重,道路遥远,又很艰险难走。但这些牛,为什么如此肥壮呢?」百里奚回答说:「我是个赶牛人,我得忠于职守,爱牛如己。每天按时给它们饮水,喂食;从来都不用暴力驱赶它们;凡是遇到艰难险阻的地方,我总是在它们的前后,细心照料。


所以它们就如此肥壮。」听了百里奚的这番答话,秦穆公很受感动,觉得他是一位忠于职守、道德高尚的人。立刻吩咐一个官吏,安排百里奚的食宿,并让他洗澡,换上新衣,约他坐谈。前后约谈了数次,一次比一次谈的深入,秦穆公从中受到许多启发。几天以后,秦穆公与上卿公孙支商议朝政。谈吐间,公孙支感到秦穆公大异往昔,显得高兴激动,问道:「君王您现在耳目聪慧,思维缜密,观察细微,仁德大雅。

莫非是得到哪位圣贤的帮助了吧?」秦穆公讲:「是的,我跟百里奚谈过几次话,深受教益。他距离圣贤差不太远了。」公孙支于是回到家里,取来大雁,作为贺礼(古时以大雁为重礼),向秦穆公表示祝贺。他说:「君王得到了治国安邦的贤臣,请让我为国家的福祉敬贺!」秦穆公高兴的接受了贺礼。

第二天,公孙支又上朝,请求辞去上卿的职位---让给百里奚,他讲:「秦国处地偏僻,百姓教化不足,见识不广,国家因此难以富强。我自知不如百里奚,请求把我的职位让给他。」 秦穆公不同意。

公孙支又讲:「我不如百里奚而居高位,是君王您在用人方面的失误。我不贤,又加上使君王用人不当,这更使我错上加错。如果让百里奚任正卿,我任次卿以佐之,是君王英明的表现。否则,既败坏了君王的美德,也违背了我做人的准则。那么,我只好逃走了。」秦穆公这才接受了公孙支的请求。他先派人去卫国找到那位盐商,给他相当于五张黑色公羊皮的钱,替百里奚赎了身。然后再任命百里奚为正卿,公孙支为次卿。

秦穆公的慧眼识珠,敬贤任贤;公孙支的诚心让贤,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在当时就传为佳话!

秦穆公


秦穆公 嬴任好 (?-前前621)


秦僻处西陲,周初为附庸小国,春秋初年因秦襄公助平王东迁才被封为诸侯,并承平王赐给岐山以西之地,后定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南)。到了秦穆公(前六五九年 -- 前六二一年执政)时,国势逐渐强大起来。秦穆公名任好,赢姓,秦国历史上一位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统一了今甘肃、宁夏等地,开始了秦国的崛起。  秦国原是居住在秦亭(今甘肃张家川)周围的一个赢姓部落。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见周幽王)有功,封为诸侯,赐给歧以西地,正式建国。经文、宁、武、德、宣诸公,秦的疆土不断东移,到穆公继位时, 已占有大半个关中。
秦穆公  
秦穆公继位当年(前659年),就亲自带兵讨伐茅津(今山西芮城东)的戎人,开始了扩张疆土的事业。秦穆公娶晋太子申生的姊姊穆姬为妻。穆公五年(前655年),晋献公灭虞,俘虏了虞公及其大夫井伯、百里奚,就将他们作为穆姬的媵人(随嫁的人)陪嫁到秦国。百里奚不愿忍受奴隶的生活,逃到宛(今河南南阳),被楚国人捉去。秦穆公胸怀大志,却苦于无贤才辅佐。
有人告诉他,穆姬媵人百里奚是不可多得的人材,他喜出望外,急忙去请,却得知百里奚已经逃到楚国。秦穆公愿以重金赎回百里奚,又怕楚人不给。于是派使者到楚,说:「中国的媵奴百里奚逃到贵国,请允许我方用五张公羊皮将他赎回。」楚国一看此人如此不值钱,也就答应了秦的要求。当七十余岁的百里奚被押回秦国时,秦穆公亲自为他打开桎梏,与他商谈国事。百里奚说:「我是亡国之臣,哪里值得君公垂询!」穆公说:「虞君不用你,才使你被掳,并不是你的过错。」坚持向百里奚讨教,两人一直谈了三天,穆公十分高兴,以百里奚为国相。由于百里奚是用五张公羊皮赎回来的,所以人称其为「五羖大夫」。
百里奚辞让道:「我不如我的朋友蹇叔。蹇叔贤能而不为世人了解。当年我在外漫游受困于齐,不得已向别人乞讨,是蹇叔收留了我。我因此想到齐君无知那儿做事,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倖免与无知一起被杀。我到周地,见王子颓喜欢牛,就以养牛去接近他。
后来,王子颓想用我,又是蹇叔阻止了我,使我免于被诛。我到虞君手下做事,蹇叔又阻止我。我也知道虞君不会信用我,只是为了那一份俸禄和爵位,暂时留下来,想不到就当了俘虏。从这三件事,我深知蹇叔的贤能。」秦穆公于是用很重的礼品,将蹇叔请来秦国,任命他为上大夫。
秦国要发展,首当其冲的是其东邻晋国。在百里奚和蹇叔的辅佐下,秦穆公将注意力集中于晋。晋献公晚年,骊姬之乱,公子重耳和夷吾出逃。穆公九年(前651年)晋献公死,驴姬子奚齐继位,旋即被其臣里克杀死。秦穆公派百里奚带兵送夷吾回国继位,为晋惠公。夷吾事先答应将河西八城割给秦作为谢礼,但继位后却毁约。晋臣丕豹逃到秦国,受到穆公重用。十二年(前648年)晋国旱灾,秦穆公运了大量粟米给晋。十四年(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晋国不仅不给秦国粮食救灾,反而乘机出兵,于次年攻秦。双方在韩原大战,秦军最终生俘晋惠公。在周襄王和穆姬的请求下,秦穆公与晋惠公结盟后,将其放回。晋惠公送太子圉到秦国为质子,并将黄河以西的地方献给秦国,秦的东部疆界扩至龙门。二十三年(前637年),晋惠公死,其子子圉逃回国继位,为怀公,继续迫害逃亡的公子重耳。秦穆公于是将重耳从楚国迎来,以极为隆重的礼节接待,将女儿文嬴及四位宗女嫁其为妻,然后于次年送重耳回国为君,是为晋文公。晋文公杀死子圉,在秦的参与下,尊王攘夷,败楚城濮,成为霸主。三十年(前630年),秦又出兵帮助晋文公围郑。郑老臣烛之武夜里从围城中绳出,见秦穆公说:「郑国灭亡,于秦不利。晋人这次开拓了东边的领土,下次就会向西边的秦国用兵。大君何必损害自己国家的利益,共帮助晋国呢?」秦穆公于是与郑结盟,留杞子、逢孙、杨孙戍守,罢兵而还。
秦穆公三十二年(前628年)冬,晋文公死。这时,杞子从郑国派人送信回国,说:「郑人将北门的钥匙交给了我,如果悄悄地派军队来,郑国就能得到。」秦穆公问蹇叔和百里奚,两人回答道:「经过几个国家几千里路去袭击别人,很少有成功的。我军的行动郑国一定会知道,不能去!」秦穆公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俩不必再说。」于是派遣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蹇叔的儿子西乞术和白乞丙三将带兵出发。百里奚和蹇叔哭著为军队送行,秦穆公很生气,说:「我出兵,你们却哭著沮丧我军的士气,这是为什么?」二老答道:「我们并不敢沮丧士气。只是我们年纪大了,儿子要出征,怕以后再也见不看了!」二老对其儿子说:「你们的军队一定会吃败仗,晋人将在崤山阻击。」三十三年(前627年)春,秦军东去,经过成周北门时,车左、车右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随即跳上车去的有三百辆战车的将士。王孙满看了以后说:「秦军轻挑而无礼,一定会失败!」秦军经过滑国时,郑国的商人弦高正贩了牛准备到周去卖,见秦军,就将所带的十二头牛全部迭给秦军,说:「听说大国将要诛灭郑,郑君已经作好迎战的准备,派我先迭十二头牛犒劳贵军士卒。」秦军三位将军商量道:「郑国已经知道我军要去袭击,去了也没有用。」于是灭了滑国,往回撤兵。滑是晋国的同姓之国。当时,晋文公还没有下葬。太子襄公愤怒地说:「秦国欺侮我丧父,乘机攻灭我的同姓之国。」于是,将丧服染成黑色,出兵在崤山阻击,大败秦军,将三位秦将全部俘获。  
晋文公的夫人文赢,是秦穆公的女儿,她对襄公说:「这三人挑拨我们两国国君的关系,穆公对三人恨入骨髓。你何必自己去杀他们呢?不如放他们回去,让穆公去将他们煮死!」晋襄公同意了。秦穆公穿了素服,哭看到郊外迎接孟明视等人,说:「我不听从百里奚和蹇叔的话,使你们三位遭受耻辱,你们有什么错?你们要专心谋划报仇雪耻,不可懈怠!」恢复了三人的官职,对他们更加信任了。三十四年(前62前6年),秦穆公又派孟明视等带兵东向,与晋军战于彭衙(今陕西白水东北),秦军再次失败。两次较量,秦东进的路被晋牢牢地扼住,只得转而向西发展。
当峙,在今陕甘宁一带,生活著许多戎狄的部落和小国,如陇山以西有昆戎、绵诸、翟,泾北有义渠、乌氏、朐衍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陆浑之戎。他们生产落后,披发衣皮,各有君长,不相统一。他们常常突袭秦的边地,抢掠粮食、牲畜,掳夺子女,给秦人造成很大的苦难。秦穆公向西发展,采取了比较谨慎的策略,先强后弱,次第征服。当时,西戎诸部落中较强的是绵诸(在今甘肃天水市东)、义渠(在今甘肃宁县北)和大荔(今陕西大荔东)。其中,绵诸有王,住地在秦的故土附近,与秦疆土相接。正好,绵诸王听说秦穆公贤能,派了由余出使秦国。秦穆公隆重接待由余,向他展示秦国壮丽的宫室和丰裕的积储,向他了解西戎的地形、兵势。又用内史廖的策略,挽留由余在秦居住。同时,给绵诸王送去女乐二八。动听美妙的秦国音乐舞蹈,使戎王大享眼耳之福。他终日饮酒享乐,不理政事,国内大批牛马死亡,也不加过问。等到绵诸国内政事一塌糊涂,秦穆公这才让由余回国。由余的劝谏,受到戎王的拒绝。在秦人的规劝下,由余终于归向秦国。秦穆公以宾客之礼接待由余,和他讨论统一西方戎族的策略。  
穆公三十六年(前624年),秦穆公亲自率兵讨伐晋国,渡过黄河以后,将渡船全部焚毁,表示誓死克敌的决心。秦军夺得王官(今山西闻喜西)和郊。晋军不敢出战,秦军从茅津渡过黄河,到南岸崤地,在当年的战场为战死的将士堆土树立标记,然后回国。三十七年(前623年),秦军出征西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围了绵诸,在酒樽之下活捉了绵诸王。秦穆公乘胜前进,二十多个戎狄小国先后归服了秦国。秦国辟地千里,国界南至秦岭,西达狄道(今甘肃临洮),北至朐衍戎(今宁夏盐池),东到黄河,史称「秦穆公霸西戎」。周襄王派遣召公过带了金鼓送给秦穆公,以表示祝贺。 
 三十九年(前621年),秦穆公死,安葬于雍(今陕西凤翔东南),殉葬而死的有一百七十七人, 其中包括子舆氏的三个儿子奄息、仲行、针虎。这三人十分善良、勇武,国人对此悲痛万分,赋《黄鸟》之诗,唱道:「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意思是,青天呵,怎么将这么善良的人给殉葬了?如果可以赎命,我们宁愿出一百条命将他们换回来!

历史人物:以德厚人的秦穆公

历史人物:以德厚人的秦穆公

古代的贤德之君均对其子民呵护有加,秦穆公即是其中的一个见证。

秦穆公十二年,晋国旱灾,派人来秦国请求米粮。臣子丕豹说别给,并劝说穆公趁著饥荒攻打晋国。穆公问公孙支,公孙支说:「哪个国家会不闹荒灾歉收啊,哪能不给!」问百里傒,百里傒说:「晋国国君夷吾(晋惠公)得罪了你,可是他们的百姓有何罪?」

于是秦穆公就拨粮救济了晋国。长长的运粮队伍,从秦国都城一直到晋国都城都接连相望。秦穆公十四年,秦国饥荒,派人去晋国请求粮食支援。晋君不但拒绝了,过了年还趁火打劫兴兵攻秦。秦穆公十五年九月壬戌,秦穆公与晋惠公都亲自参战,二人合战于韩地(今山西省东部和河南省西北部)。穆公被晋军所包围,穆公受伤了,面临生命危险。

这时住在歧山脚下的三百多乡民飞骑冲击晋军解秦军之围,皆推锋争死,不仅使穆公得以逃脱,反而还活捉了晋君夷吾。早些年,秦穆公走失了几匹好马,被生活在歧山之下的三百多个乡人捉住吃了。官吏抓住这些人准备严惩。穆公说:「君子哪能因为几个牲畜去惩治人呢!我听说吃了好马肉的人不喝酒会伤身体。」于是穆公赐酒请他们大喝一顿,并赦免了他们。

于是岐下食马者三百人冒死救穆公,以报食马之德。

晋文公 姬重耳 (前697-前628)


晋文公 姬重耳 (前697-前628)


齐桓公之后,中原没有真正的霸主,真至晋文公(前六三六年 -- 前六二八执政)时才重举『尊王攘夷』之旗帜。文公早年饱经忧患,在外流亡了十九年,即位后乃任用狐偃、赵衰等贤良,整顿内政,发展军事,使国力大盛。方文公即位之时,周室发生内乱,襄王蒙难出奔于郑。赵衰向文公指出:『求霸莫如入王尊周。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能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这时候,正好周朝的天子周襄王派人来讨救兵。周襄王有个异母兄弟叫太叔带,联合了一些大臣,向狄国借兵,夺了王位。周襄王带著几十个随从逃到郑国。他发出命令,要求各国诸侯护送他回洛邑去。列国诸侯有派人去慰问天子的,也有送食物去的,可就是没有人愿意发兵打狄人。  有人对周襄王说:“现在诸侯当中,只有秦、晋两国有力量打退狄人,别人恐怕不中用。”襄王才打发使者去请晋文公护送他回朝。  
晋文公马上发兵往东打过去,把狄人打败,又杀了太叔带和他那一帮人,护送天子回到京城。  过了两年,又有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来讨救兵,说楚国派大将成得臣率领楚、陈、蔡、郑、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大臣们都说:“楚国老是欺负中原诸侯,主公要扶助有困难的国家,建立霸业,这可是时候啦。”  
晋文公早就看出,要当上中原霸主,就得打败楚国。他就扩充队伍,建立了三个军,浩浩荡荡去救宋国。  
公元前632年,晋军打下了归附楚国的两个小国──曹国和卫国,把两国国君都俘虏了。  楚成王本来并不想同晋文公交战,听到晋国出兵,立刻派人下命令叫成得臣退兵。可是成得臣以为宋国迟早可以拿下来,不肯半途而废。他派部将去对楚成王说:“我虽然不敢说一定打胜仗,也要拼一个死活。”  

楚成王很不痛快,只派了少量兵力归成得臣指挥。  成得臣先派人通知晋军,要他们释放卫、曹两国国君。晋文公却暗地通知这两国国君,答应恢复他们的君位,但是要他们先跟楚国断交。曹、卫两国真的按晋文公的意思办了。 
 成得臣本想救这两个国家,不料他们倒先来跟楚国绝交。这一来,真气得他双脚直跳。他嚷著说:“这分明是重耳这个老贼逼他们做的。”
他立即下令,催动全军赶到晋军驻紮的地方去。  
楚军一进军,晋文公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可想不开啦,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  
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盯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  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词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末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啦。”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著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下扬起一阵阵的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  
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人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晋军的中军精锐,猛冲过来,把成得臣的军队拦腰切断。原来假装败退的晋军又回过头来,前后夹击,把楚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文公连忙下令,吩咐将士们只要把楚军赶跑就是了,不再追杀。成得臣带了败兵残将回到半路上,自己觉得没法向楚成王交代,就自杀了。  
晋军占领了楚国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晋国打败楚国的消息传到周都洛邑,周襄王和大臣都认为晋文公立了大功。周襄王还亲自到践土(今河南原阳西南,践音ji□n)慰劳晋军。晋文公趁此机会,在践土给天子造了一座新宫,还约了各国诸侯开个大会,订立盟约。这样,晋文公就当上了中原的霸主。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代《帝京岁记胜》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淨明洁,故谓之清明”。清明前后,气候逐渐转暖,冰雪消融,草木青青,清洁明淨的春季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明前后往往细雨飘飘,和风拂拂,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时春色如画,踏青春游,扫墓祭祖,是传统习俗。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句是清明生动的写照。清明节由来关于清明,有一则感人肺腑的古代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子推的保护下,流亡国外。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也无力走动。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用火烤熟送给重耳。重耳吃完后问肉是哪来的,介子推告诉说是自己腿上的肉。重耳感动地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但愿你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国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后做一个清明的国君。”重耳流亡后的第十九年,终于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他把流亡时期跟随他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封赏了,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著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于是,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著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樑堵著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离开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穿在脚上,望著它哀叹:“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著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宝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著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 (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润饼的由来

润饼的由来

润 饼 的 由 来春卷也称「润饼」。早在唐朝,就有在立春吃春卷的习俗。社甫(七一二──七七○)就有句诗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四时宝镜》中也说:「立春日,食芦菔、春饼、生菜,号春盘」。有些地方也在清明节制作春卷,也称为「润饼」。因为清明节又是寒食节,当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所以吃润饼.

而寒食节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计谋害太子申生自杀.申生弟弟重耳流亡出走,只有少数几个人一直追随著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割下自己腿肉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晋文公.晋文公执政后,对功臣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忆起旧事,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封官,可是介子推不肯来.晋文公亲自去请,介子推背著老母躲进了绵山(山西介休县东南).有人说不如放火烧山,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不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著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润饼以极薄的面饼为皮,馅料以春天出产的青菜为主,如豆芽菜、韭黄、芹菜、芫荽、荀丝、红萝卜等,再加上豆干、肉丝、鱿鱼、蛋皮等,一律细切成丝,洒上花生粉、糖粉、海苔酥,可以依照可人喜好添加.卷成筒状即可食用。

清 明 节 吃 润 饼 的 由 来润饼跟清明有什么关系呢?话说春秋时代,有个贤者介子推为了照顾母亲而拒绝晋文公的封禄,并带著母亲入山隐居,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而放火烧山,料想孝子必定会揹著母亲逃出来,但介子推却抵死不从,和他的母亲一起被烧死,伤心悔恨的晋文公自此规定这一天全国都不能生火,定为寒食节以纪念介子推的气节,这也就是后来的清明节。 古时候在清明节这一天吃寒食。将蔬菜放凉再包进面皮中食用,这样的习俗流传到今日,大家便会在清明节吃润饼来应景 。

宋襄公

宋襄公

襄公:

宋襄公名滋文,是中原文化古国宋的君主,于西元前六五一年即位,在位十二年。公好仁义,拜庶兄目夷为相。宋国虽小,襄公却也有称霸之心。

不过,因为宋国一向以文化古国自居,国内风尚薰和,民风文弱,缺乏尚武的精神,加上经济力量不如其余大国,当然不可能成功。因此,宋襄公不惜卑辞重金,要求楚国加入其会盟,希望能藉楚之军力合宋之名号,使自己能恃楚之威,实践其称霸之美梦。

而楚国答应加入,不过,楚国君主楚成王当时只是想借宋国会盟之便,成为真正的幕后指使者。是年秋天七月,宋、楚、陈、蔡、许、曹、郑七国之君如期而至,襄公向诸侯们说他有意继承桓霸业,希望他们同意,但楚庄王却不同意,由于楚成王为大国之君,其余小国不敢不从,结果襄公被成王软禁,成王更率大军攻打宋都。

不过,因为鲁僖公前来替襄公求情,于是,襄公才能逃离一死。周惠王三十一年立,以其庶兄目夷为相,行「东宫图治」,核心有弦高、华元、华椒和乐祁。前642年齐桓公病逝,齐国发生内乱,宋襄公率领衞国、曹国和邾国等四国人马打到齐国,齐人里应外合,拥立齐孝公,襄公因此小有名气。

西元前六三八年,襄公率兵联同魏、许、滕等国进攻郑国,而后因郑国向楚求援,于是十二月,襄公与楚成王对阵于泓水之滨。宋军于泓水之滨严阵以待,鸡鸣时,楚军尚未渡河完毕,不过襄公因不愿趁人之危,而错失一个良机;

不久,楚军渡完河,开始布阵,襄公又因不愿偷袭别人,而错失另一良机;等楚军准备妥当,两军硬碰硬,宋军当然大败,其结果皆因宋襄公的顽冥想法所造成的,难怪襄公的理想主义会被后人以实利的观点而讥为「宋襄之仁」呢!

齐桓公九合诸侯

齐桓公九合诸侯

齐国虽然在长勺打了一次败仗,但是这并没有影响齐桓公后来的霸主地位。过了十多年,北方的燕国(都城在今北京)派使者来讨救兵,说燕国被附近的一个部落山戎侵犯,打了败仗。齐桓公就决定率领大军去救燕国。  
西元前663年,齐国大军到了燕国,山戎已经抢了一批百姓和财宝逃回去了。  
齐国和燕国的军队联合起来,一直向北追去。没想到他们被敌人引进了一个迷谷。那迷谷就像大海一样,没边没沿,怎么也找不到原来的道儿。  
还是管仲想出一个主意来。他对齐桓公说:“马也许能认得路,不如找几匹当地的老马,让它们在头里走,也许能走出这个地方。”  
齐桓公叫人挑了几匹老马,让它们领路。这几匹老马果然领著人马出了迷谷。  
齐桓公帮助燕国打败山戎以后,邢国也遭到另一个部落狄人的侵犯。齐桓公又带著人马去赶跑了狄人,帮助邢国重筑了城墙。接著,狄人又侵犯卫国,齐桓公帮助卫国在黄河南岸重建国都。就因为这几件事,齐桓公的威望就提高了。只有南方的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西北),不但不服齐国,还跟齐国对立起来,要跟齐国比个高低。  
楚国在中国南部,向来不和中原诸侯来往。那时候,中原诸侯把楚国当做“蛮子”看待。但是,楚国人开垦南方的土地,逐步收服了附近的一些部落,慢慢地变成了大国。后来,干脆自称楚王,不把周朝的天子放在眼里。
西元前656年,齐桓公约会了宋、鲁、陈、卫、郑、曹、许七国军队,联合进攻楚国。  
楚成王得知消息,也集合了人马准备抵抗。他派了使者去见齐桓公,说:“我们大王叫我来请问,齐国在北面,楚国在南面,两国素不往来,真叫做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你们的兵马要跑到这儿来呢?”  
管仲责问说:“我们两国虽然相隔很远,但都是周天子封的。当初齐国太公受封的时候,曾经接受一个命令:谁要是不服从天子,齐国有权征讨。你们楚国本来每年向天子进贡包茅(用来滤酒的一种青茅),为什么现在不进贡呢?”使者说:“没进贡包茅,这是我们的不是,以后一定进贡。”  使者走后,齐国和诸侯联军又拔营前进,一直到达召陵(今河南郾城县,召音sh岬o)。  
楚成王又派屈完去探问。齐桓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军威,请屈完一起坐上车去看中原来的各路兵马。屈完一看,果然军容整齐,兵强马壮。  
齐桓公趾高气扬地对屈完说:“你瞧瞧,这样强大的兵马,谁能抵挡得了?” 
 屈完淡淡地笑了笑,说:“君侯协助天子,讲道义,扶助弱小,人家才佩服你。要是光凭武力的话,那么,咱们国力虽不强,但是用方城(楚国所筑的长城,在今河南方城北至泌阳东北)作城墙,用汉水作壕沟。您就是再多带些人马来,也未必能打得进去。” 
 齐桓公听屈完说得挺强硬,估计也未必能轻易打败楚国,而且楚国既然已经认了错,答应进贡包茅,也算有了面子。就这样,中原八国诸侯和楚国一起在召陵订立了盟约,各自回国去了。  后来,周王室发生纠纷,齐桓公又帮助太子姬郑巩固了地位。太子即位后,就是周襄王。周襄王为了报答齐桓公,特地派使者把祭祀太庙的祭肉送给齐桓公,算是一份厚礼。  
齐桓公趁此机会,又在宋国的葵丘(今河南兰考东)会合诸侯,招待天子使者。并且订立了一个盟约,主要内容是:修水利,防水患,不准把邻国作为水坑;邻国有灾荒来买粮食,不应该禁止;凡是同盟的诸侯,在订立盟约以后,都要友好相待。  
这是齐桓公最后一次会合诸侯。像这样大的会合,一共有许多次,历史上称做“九合诸侯”。  西元前645年,管仲病死。过了两年,齐桓公也死去。齐桓公一死,他的五个儿子抢夺君位,齐国发生了内乱,公子昭逃到宋国。齐国的霸主地位也就结束了。

管仲是如何做齐国宰相的

管仲是如何做齐国宰相的

2000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以分裂与竞争为主题的数百年历史激发了大量「朝秦暮楚」的职业经理人。在这些经理人中,最成功的经理人莫过于管仲和商鞅。但结合个人的最终命运而言,管仲则是最值得现代经理人学习的楷模。

其中,管仲的一些经典案例也正是现代经理人经常会遇到的问题。

抓「霸」放「色」

就齐桓公与管仲的数十年合作中,

「举霸业,服天下」

是一个清晰而统一的目标。作为齐国向这一目标挺进的策略制订者和实施者,管仲在一些无害于「霸业」的问题上采取了纵容与放任的态度。在齐桓公任用管仲之初曾问:「我很好色,对霸业会有害吗?」管仲回答说:「无害!」当齐桓公问及什么对霸业有害时,管仲称:「不知贤,害霸;知贤不用,害霸;用而不任,害霸;任而复以小人参之,害霸。」

对管仲的回答,齐桓公很高兴,于是,他把绝大多数政治和经济事务交给管仲全权办理,而自己则深居王宫,行「好色」之欲。与这一放纵态度截然相反的是管仲对齐桓公封禅的阻止。

当齐桓公实现「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梦想时,突然提出封禅泰山的想法,希望以此彰显其功绩。当齐桓公起出此事时,管仲并无一言。下朝后,一位同僚问他为什么不发一言,阻止齐桓公的决定?管仲说齐桓公好胜,要以私下阻止,不能正面谏阻。

当天,管仲夜访齐桓公,成功地阻止了封禅决定。在这两件事上一放一阻的不同处理方式表现了管仲在与处理上级关系中的取舍之道。而且,在如何劝阻的实施方法上,管仲的做法也体现了因时、因地、因人的指导思想。在像管仲和齐桓公这样的经理人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处理上,相互之间的关系处理会有很强的累积效应。

如果一味以「束」而为,即使再豁达的领导也会因为情感上的厌恶感的积累而逐渐由信任到不信任,甚至于痛恨。正是这种情况,大多数出发点很好的正直之士往往不得善终。管仲对于齐桓公一些无害于霸业的弱点的放任使之任用管仲无束缚之感,结果使其对管仲日益信任,甚至于将几乎所有的处置权交给了管仲。

而这种权力的强化又使管仲可以更加得心应手地发挥他的思想,使齐国由普通的诸侯发展为当时的霸主。

现代社会中,经理人与资产所有人之间的磨擦与分歧几乎是绝大多数大型企业的永恒话题,对于一个优秀的经理人而言,能否很好地处理这种关系,减少执行阻力对其能否有效发挥经营才能是一个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管仲在「放色」与「阻禅」上的处理策略表现了他在这方面的高超技巧。

管仲的团队观

齐桓公在鲍叔牙的推荐下,将他昔日的仇人管仲以计谋从鲁国「骗」回到齐国后,两人坐谈了三天,详细讨论了从如何实施霸业、如何用民、如何解决内政/军事等问题。由于双方在思想的共鸣,齐桓公当即决定拜相,但管仲当即拒绝。

就在齐桓公觉得奇怪的时候,管仲抛出了他的团队观:「臣闻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大海之润,非一流之归也。君必欲成其大志,则用五杰。」此后,隔朋、宁越、成父、宾须无、东郭牙五人分别因管仲的举荐担任了相应的职务。于是,管仲的核心团队在他还没有正式开展工作时就已经完成。

管仲推荐这五人时称:「升降揖逊,进退闲习,辩辞之刚柔,臣不如隔朋;请立为大司行。垦草莱,辟土地,聚粟众多,尽地之利,臣不如宁越;请立为大司田。平原广牧,车不结辙,士不旋蹬,鼓之而三军之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于成父;请立为大司马。决狱执中,不杀无辜,不诬无罪,臣不如宾须无;请立为大司理。犯君颜色,进谏必忠,不避死亡,不挠富贵,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为大谏之官。君若欲治国强兵,则五子者存矣。若欲霸王,臣虽不才,强成君命,以效区区。」


在经理人带团队进企业的问题上,管仲的做法给出了这样一些启示:在如何引进新的团队成员方面应如何打握时机?在说服上级领导时应用采用什么方法?

另外,在团队建设中值得注意的是新团队成员与老团队之间的利益和价值冲突问题。事实上,这种冲突是导演商鞅最终被五马分尸悲剧的根本原因。从管仲进入齐国政坛后的工作来看,他所做的工作并不是「革命性的」。这意味著新老冲突较小,管仲也不至于像商鞅那样把自己放在火山口上。

现代社会中,企业在引进空部队时常常会面临著剧烈的利益重构和价值观的冲突,并集中地表现在企业文化的不相容。在管仲和商鞅的处理方式中,管仲更多地表现出融合于原有文化,而商鞅则是激进地引进一种与原有文化完全相背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破坏了原有结构,虽然对秦国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引发的新旧冲突带来了诸多不稳定因素。

在过去几年里,一些国内企业看到现阶段美国企业在全球具有不错的影响力。于是,不少人认为外企的管理就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积极因素,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外企高级管理者空降国内企业一度成为一种流行色。但结果绝大多数不尽理想,这尤其对于那种已经形成强有力的自身文化的企业来说,这种文化免疫有时比新文化带来的有利影响更为突出。

不患之奸可养

无论是一国之君,还是一个大型企业的领导者,身边有一帮谄媚之徒是常有的事,如何处理与这些人的关系,是一个经理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

在齐桓公最亲近的人中,易牙、竖貂、常之巫、公子启等几个奸佞之徒,易牙虽厨艺高超,却可以为了讨好齐桓公把自己的小孩杀了给齐桓公吃,这在管仲看来是「不慈者必不忠」的人,而竖貂只是齐桓公的一个幸童,因为齐桓公的宠幸而得以干预朝政。

尽管这些人与管仲看起来是大奸与大忠的两个极端,两者有水火不容之势,但在管仲掌权期间,由于齐桓公对管仲的信任及管仲的控制力,这群人并没能掀起大的风潮。

这意味著这个时期,这群人是难以为患的奸佞。在这种情况下,管仲并未对这些人进行清洗,相反采取了「姑息」政策。事实上,在现代企业的每一次高层变动中,都会伴随著「革命性」的人员大换血。这与管仲在此方面的处理表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但在管仲临死前,他说:

「主公仔细想一想就会明白:一个人连自己的亲骨肉都能不爱怜,都肯杀死,难道他不会杀主公吗?一个人连自己的身体都肯残害,难道他不会去残害公主您吗?一个人的吉凶祸福是和他本人的做人的根本联系在一起的,只要好好修炼自己的德行,自然会善始善终,不是靠外力所能改变的。所以,我只求主公看在国家社稷的份上,三思而行!」

管仲为何在这个时候说这话?很明显,管仲很清楚,一旦自己离世,这些人就会开始兴风作浪,而再无人抑制其行为。

管仲死后,齐桓公也的确曾把这几个人打发出宫,但三年后还是把这些人找了回来,最后齐桓公因此而不得善终。齐国从此开始走下坡路。

有人因此责备管仲未能尽责,一些人认为这他应该把这些人在此之前除掉。而这正是管仲在作为经理人所把握的分寸:永远不要把自己放在主人的位置上,否则你就不是称职的经理人。

春秋五霸之齐桓公

春秋五霸之齐桓公

前言 
(春秋前770 前476 )春秋时期始于平王东迁.他得名于鲁史,春秋是中国历史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异彩纷呈的一个变革时期是中华古代文明逐渐递为中世纪文明的过渡时期,而再这时期中出现第了一位的霸主-齐桓公。我们对于他如何执政有著非常大的兴趣,这也是我们研究他的原因。

讨论:


档案1:

齐桓公简要年表前六九八年 厘公死。前六九七年 襄公死。

前六九四年 四月,襄公杀害鲁桓公。

前六八七年 七月,襄公命连称、管至父为葵丘守备。

前六八六年 十二月,襄公在沛丘狩猎时,看见彭生的亡陵,从马车上摔下来,负伤。是夜,公孙无知与连称、管至父峰起杀害襄公,自立。

前六八五年春,公孙无知为雍林所杀,大夫高氏及国氏,于莒拥立亡命的公子小白,是为齐桓公。桓公接受鱼包叔的进言,接亡于鲁国的公子纠的守护官管仲为宰相。管仲公布新政。

前六八一年春,桓公于北杏会宋、陈、蔡、诸侯.夏,桓公未出席「北杏会盟」。冬,与鲁纷争,虽掠夺鲁领土的一部份,但因遭鲁将军曹沫胁迫,最后予与归还。

前六八0年春,桓公率领陈、槽的军队伐宋。周大夫单伯亦参加。冬,于卫的首都与宋讲和。前六七九年春,桓公于卫首都、与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盟,被公认为霸者。

前六五六年春,桓公率领中原诸侯联合军,侵入楚国境地,楚成王发誓臣属于周王室。

前六四五年管仲病死前六四二年十月,桓公病死,因继陈问题发生内哄。

档案2:
亡命:周庄王三年﹙西元前694年﹚夏初,鲁桓公访齐被杀。厘公在位33年﹙前730-698年﹚,生前甚为宠爱外甥﹙弟夷仲年之子﹚公孙无知,待他如公子诸儿。诸儿自是不称心,与无知反目成仇。诸儿-为襄公语文姜私通杀害鲁桓公。一弟-小白,虽然母亲围篱公宠爱有家的卫国公主,但是此时也跟随著担任守护的鱼包叔﹙或称鱼包叔牙﹚逃到齐国邻接的小国莒。

复权:公孙无知即了齐侯之位,翌年﹙前685年﹚春,由雍林时,突遭昔日不知何事招怨的一名男子突袭杀害﹙《史记:齐太公世家》将雍林作地名解释﹚

男子说:「我只是诛伐无知他弑杀襄公而自立。恳求自诸公子中拔擢一适当人选,立为新君吧!我将遵从新君的指示。」于是齐大夫高市及国氏,立即展开协商,决定拥立亡命在莒的公子小白,并派遣密使前往。不仅因小白自小与高氏相处甚亲,且此事有利于当时的情况。小白乃与守护人鱼包叔牙即寻返回祖国。但庄鲁公却觉得拥立亡命于国内的公子纠为齐侯,便派管仲途中阻拦小白归国。顺利抢先的管仲朝急马驰来的小白发箭。「哈!中了!」小白实际并无死。鲁庄公虽要纠及位,但鲁军大败 ,齐军也断鲁军的退路同时,以桓公名义发给鲁庄公一份文件。「公子纠为我的兄弟,我不忍亲手诛杀他,肯请鲁代之。召忽和管重视可恶之人,希望将之处死、阉渍其肉,务必送返否不依,围攻齐国。」被逼到尽头的庄公杀了纠;召忽畏罪自杀,管仲求回祖国。

春秋时代第一位霸主:桓公在位第七年﹙前 679﹚春,宋公、陈侯、卫侯及郑伯,于与桓公会盟,桓公的霸者之席被承认。齐桓公拥有强大的经济力和军事力,是春秋时代最初的霸者。当然,他成为霸者, 周王室也下公文盖官印承认。桓公十分尊敬这位使他在短短七年内,登基号令天下的霸者之位的管仲,并尊称他为仲父﹙意为吾父管仲﹚

继承的纷争:

大宰相管仲死后的齐,奸臣横行,暗地里展开激烈的权利争夺,业已在诸侯间传开。如此的话,则齐国将真的难保霸者之位。翌年﹙前643年﹚十月,齐桓公过世,共在位四十三年。

不论在《史记》或《左传》,接称桓公为好色之徒。他医生共有十一个儿子,其中六位爱妾所生的六位公子,当桓公还卧病在床时,早已展开了一场纷争不己的继承之争。棺中之蛆:桓公爱妾所生的公子如下:长卫姬—无诡少卫姬—元﹙惠公﹚政姬—昭﹙孝公﹚葛赢—潘﹙昭公﹚密姬—商人﹙懿公﹚宋华子—雍六位公子中,无诡至商人五位,分别依次即了齐侯之位。

桓公死后无诡立,仅在位三个月即被杀,孝公乃立。播下混乱种子的人事桓公本人。桓公晚年体弱多病,多位太子郑虎视眈眈,等到桓公一死, 谁也不理会齐桓公的尸体,只是一味的你争我斗。桓公的遗体,实际上并无依照礼仪来埋葬,且因新君尚未选出,便依其放置而腐烂发臭,甚至蛆虫都跑出到外面了。

死在床上的桓公却无人顾及。齐桓公虽然自己说:「寡人兵车惠三,乘车支会六,一匡天下。席三代受命,何以异于此乎?」可是这位春秋霸主死后,却甚为凄惨…………同时代的人物:郑庄王—无视周王氏的诸侯周平王之后为桓公嗣卫,但庄王再桓公四卫三年后才首度朝见。桓王亦赌气地报了先前谷物被夺掠之仇,未对庄公施以诸侯之礼。

愤怒的庄公,于是在西元前715 年,将领地里的示方和鲁境内的许一地交换。示方是为了祭祀泰山,自周取得的;许则是为支付朝见周的费用的土地,乃是公然地无视周王室的存在。


 春秋五霸之齐桓公

档案1:
周平王东迁洛邑﹙在今河北省洛阳市﹚之后,所控制的地区逐渐缩小,军事力量亦转薄弱,已经面临和一个诸侯国刹不多的地位了。因此,周天子只是在名义上留下「天下共主」,但并没有号令诸侯的力量。此时,各诸侯国互相攻伐,平强势各聚一方,由此出现春秋时期的霸主政治。而最早获得霸主地位的就是—齐桓公。

档案2:
齐桓公名叫姜小白,他是前任国君齐襄公的弟弟。齐桓公任用管仲,推行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改革,首倡『尊王攘夷』,逐渐使地濒的齐国蓬勃发展,成为泱泱大国。他曾北伐山戎已救燕国,平定狄乱以存刑、卫,解王室之或而定周襄王之位。
特别是西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领鲁、宋等八国的军队,征伐南方的『楚蛮』,在召陵﹙今河南省堰成东北﹚逼迫楚国签订联盟,并加以阻止楚国的向北侵略,于是奠定了霸主的地位。由于,齐桓公又联合侯国阻止周惠王费太子的企图,保障了太子郑﹙即后来的周襄王﹚的王位继承权。
周襄王即位后,感激齐桓公的恩得,而齐桓公利用此机会在葵丘﹙今河南省考兰境地﹚大会诸侯,周天子也派人前往,订定盟约,共同辅佐王室。
史书记载说:齐桓公九次召集诸侯大会,其中以葵丘之会最为盛大。种计 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中,纠合诸侯凡二十六次,由此可见,称他为诸侯盟主真是当之无愧啊!

小品1:
谈到齐桓公的霸业,管仲的供献无人可比,孔子对他提出的〈尊王攘夷〉称赞不已:『管仲相桓公,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仲, 吾其被左衽矣!」管仲,字夷吾,别号敬仲,虽然出生贫穷,但因鲍叔牙的推荐,而成为齐国著名的宰相,当大家都称许他的伟大功绩,管仲却很诚恳地说:『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却是鲍叔牙;我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鲍叔牙极力推荐,全力支持的结果。」他帮助齐桓公号召天下诸侯,共同抵御外夷的侵略,保卫中原文化

小品2:
齐桓公虽然自己说:『寡人兵车会三,乘车支会六,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何以异于此乎?』可是这位春秋霸主死后,却甚为凄惨……。齐桓公晚年体若多病,这时多位太子正虎视眈眈,等到齐桓公死后,谁也不理会齐桓公的尸体,只是一味的你争我斗。而齐国就在刀光剑影中度过,死在床上的齐桓公却无人顾及。
一个月、两个月过去,等到大太子无诡战胜了自己的弟弟后,才想到尊贵的父亲大人,这时齐桓公的尸体早已腐烂,尸虫甚至爬出了停尸间……。齐桓公虽为春秋霸主但死后他的儿子们却为了皇位的继承六十七天后才埋葬自己的父亲唉!不禁令人感慨世事无常~_~!

吴越争霸

吴越争霸
吴国:
吴国是中国周朝时的一个诸侯国,其国境位于今天江苏省南部无锡一带。吴国的开始不明,传说周文王的伯父太伯和仲雍为了将他们的王位让给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出逃到江南建立吴国。这个传说的准确性无可考证。到春秋时期为止,吴国是中原边上的一个不重要的小国,有可能吴国到春秋时刚刚开始使用从中原引入的君主制度。春秋时期,吴国与中原的诸侯国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也开始与其他诸侯国争雄。

越国:
越亦称于越和文郎,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也可能是越南历史上真正建立的一个王国。国君为雒(也写作骆)姓,也有一说为姒姓。相传为远祖崇缆(雒龙君)的后裔,也有一说为大禹的后裔。建都会稽,辖地大致为现在中国浙江省的绍兴附近,而势力范围曾经还达到现在中国山东省和越南北部,灭于楚国。公元前334年,楚国攻灭越国,之后其王族后裔分散于现在中国南部与越南北部一带,各自分而治之。

吴越争霸:
当中原诸侯争霸接近尾声时,地处江浙的吴、越开始发展。吴王阖闾重用孙武、伍子胥等人。周敬王十四年(前506年),吴王以伍子胥为大将,统兵伐楚。吴军攻进楚都郢,伍子胥为父兄报仇,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吴军挥师南进伐越。越王勾践率兵迎战,越大夫灵姑浮一戈击中阖闾,阖闾因伤逝世。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兴兵败越。勾践求和,贿赂吴臣伯嚭并送给吴王珍宝和美女西施,自己亲自为夫差牵马。吴王拒绝了伍子胥联齐灭越的建议,接受越国求和,转兵向北进击,大败齐军,成为小霸。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在周元王三年(前473年) 消灭吴国,夫差羞愤自杀。勾践北上与齐晋会盟于徐,成为最后一个霸主。

春秋局势


甲,周室衰微

春秋之时,周室衰微,列国兼并,无力息止,依春秋五彊诸侯「尊周室,攘夷狄,禁篡弑,抑兼并」。失共主之威,诸侯进犯,故「(楚庄王)问鼎之轻重者有之,(郑庄公)射王中肩者有之」(《封建论》)。


乙,诸侯兼并

据《荀子》所述,周公旦封国七十有一。至西周末,率土之滨,封国数百。春秋一代,「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史记·周本纪》),列国兼并,齐并国三十五,楚并国三十六,晋并国二十。战国之初,仅余七雄。


丙,宗族篡弑

据《史记》所述,春秋之世,宗族篡弑「三十六起」。诸如周惠王欲并诸侯国,五大夫反对,谋集卫国兵力攻迫王京,惠王奔走;齐桓公崩殂,宗族诸子相杀争位,原太子奔走异地;宋成公十一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而代立。


丁,都城兴起

春秋之时,列国贸易日频,都城积万金而始大。「鲁国曲阜,城邑方十公里;齐国临淄,城邑方二十公里。」(夏鼐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


戊,始行郡县

春秋列国,齐楚秦晋,兼并四方,行郡县,代封建。「郡」为屯兵之地,「县」为民居之地。


己,土地私有渐盛

据《孟子》所述,西周行井田,一方农地,井字分之,为诸侯拥有。中央地为「公田」,由八家农户共耕,收成作赋税;四周为「私田」,八家农户自用,收成纳作己用。春秋之时,列国兼并,诸侯开放地权,计口授田,农户私有,按收成多寡纳税。


庚,始行法始

西周之时,以礼乐、宗法治国。及至春秋,王命不行,礼崩乐坏,各地诸侯以法治民,遂有郑国子产铸书立法之事。


辛,列国变法日盛

春秋列国兼并,战祸不息,诸国变法,以图长治久安,故有齐桓公任管仲明修内政、楚庄王厉行集权之策。

春秋五霸

春秋五霸简表

春秋五霸简表

春秋五霸,春秋五彊诸侯王。

五霸之名,众说纷纭。

《孟子》曰五霸乃「夏昆吾氏、商大彭氏、豕韦氏、周齐桓公、晋文公」;《荀子》云「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阖闾、越勾践」;

《汉书》言「齐桓公、晋文公、吴夫差、宋襄公、秦穆公」;

常闻道︰「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

列国国都

* 燕︰蓟

* 齐︰临淄

* 鲁︰曲阜

* 卫︰帝丘

* 晋︰夏墟

* 秦︰雍

* 宋︰商丘

* 郑︰新郑

* 陈︰陈

* 蔡︰蔡

* 楚︰郢

* 吴︰吴

* 越︰会稽

管蔡之乱

管蔡之乱
武王东伐商纣,杀王子比干,囚箕子。武王把殷朝的遗民封给商纣的儿子禄父。武王因为殷地刚刚平定,还没有安定下来,就命令他的弟弟管叔鲜、蔡叔度辅佐禄父治理殷国。然后命令召公把箕子从牢狱里释放出来。周初对东方的控制:在周初只能名义上占有东土的客观形势下,为了加强对东方的控制,尽快实现对其的政治统治,周武王命其长弟叔鲜在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的管实行军事统治。
管国是周武王弟叔鲜的封国,作为周初的一个诸侯国,虽存在时间很短,但地位非常重要。管叔是兼王官与地方诸侯双重身份,受周王之命握有控制东方大权,相当于方伯的重要诸侯。方伯出现在西周初期,是商朝方伯制度的继续。管叔作为“三监”之首,实际上是周初第一位被授予方伯地位的重要诸侯。《逸周书•大匡解》第三十七:“惟十有三祀,王在管。管叔自作殷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以上东隅。
用大匡,顺九则,八宅、六位。”有二点要注意:其一,管、蔡不是自愿留在管地监殷,而是受武王命居管的。其二,自从有了管叔监殷,东隅之侯,即东方的诸侯才“咸受赐于王”。命管叔监殷是周武王控制殷地及东方的重要措施。监有统治的意义,周人灭殷后并没有改变殷人的社会组织结构,通过管、蔡二叔的监殷,实现了对殷地的统治。
管、蔡均有自己的封国,靠近殷地,故而被授予监的权力。可见管、蔡,特别是管叔高于其他诸侯,整个东方的诸侯归他们制约。正因如此,东方诸侯就归顺于中央的统治之下。
起因:
周王朝通過叔鮮在管來控制整個東方,賦予其相當大的權力,使之成為控制東方的方伯。一方面有利於對殷及整個東方地區的控制,有利於中央權力對東土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也使管和武庚的聯系密切,這為後來管、蔡因不滿周公攝政,獨攬朝綱,為與周公爭奪中央權力而與武庚勾結,發動武裝叛亂埋下了伏筆。因為管、蔡在受封後已經成為地方諸侯,屬於地方勢力,管、蔡與武庚的叛亂實質上反映了周初中央與地方諸侯國的矛盾。
武王死後,“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諸侯畔(同絆)周,公乃攝行政當國。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與武庚作亂,畔周。周公奉成王命,伐誅武庚、管叔,放蔡叔。”起因是周公自行攝行政當國,引起地方勢力的極度不滿,管、蔡已經成為整個東方地區地方勢力的代表,“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管、蔡、武庚等為果而率淮夷反。”這充分證明管、蔡對殷武庚及東方諸侯有控制能力。周公奉成王命出兵討伐,他此時完全是作為中央對抗反抗的地方勢力的代表,以王命討之。

西周灭亡

西周灭亡
西元前八四一年,周厉王在彘的地方死了。他的儿子在周公和召公拥护下,即位为王,这就是周宣王。  
周宣王即位前,住在召公家里。原 来,当厉王被老百姓赶走的时,还是太子的宣王躲到召公家中。老百姓知道了,就包围召公的家,要杀掉他。召公说:『从前我屡次劝告王上,王上都不听,所以会 造成这次灾祸。现在如果人民杀了太子,王上会认为我是因为怨恨,籍机会报仇。做一个君子的,怎么可以如此呢?』于是,召公以自己的儿子代替太子,让老百姓 杀死,使太子免于一死。  
周宣王和他的父亲相比较,那是好得太多了。他在周公、召公的帮助下,修明政事,效法文王、武王的仁慈作风,使王朝又有了中兴的气象。   
不过,宣王到了晚年,十分糊涂,也曾做过一些败德的事。其中以误杀杜伯,让大臣和人民最为怨恨。原来杜伯是宣王底下的大臣,年轻英俊。宣王的宠妃女鹫很 喜欢他,可是杜伯一点也不理她。女鹫就在宣王前说杜伯的坏话,宣王也不调查清楚,就把他杀了。当时的人都认为杜伯死得很冤枉,对宣王也就不再那么好了。  
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幽王做了天子,把国事搞得一塌糊涂。他为了博取宠妃一笑,甚至一再玩弄逢火欺骗诸侯带兵来救难。结果,当大戎真正入侵京城时,幽王点燃烽火,可是再也没有人相信那是真的。幽王及他的宠妃都被犬戎杀死,西周从此就灭亡了。

西周末年 宣王中兴

西周末年 宣王中兴
康王去世之后,儿子昭王瑕继位,这时王道已经衰落了。一次,昭王到南方巡视,再没有回来。相传是因为当地人憎恶他,让他乘座一只用胶粘合的船,结果淹死在江中。他死的时候,因为社会忌讳这种事 ,所以没有向诸侯报丧。立了昭王的儿子满,这就是穆王。
穆王继位时,已经五十岁了。这时国家政治衰微,穆王痛惜文王、武王的德政遭到损害,为了恢复周王朝的威望,穆王新设太仆一职,作为太御众仆之长,加强王朝的中枢管理。施善政于天下。诸侯有不亲睦的,甫侯向穆王报告,并制定了刑法,减轻用刑。命令伯冏(jiong3,炯)反复告诫太仆,要管好国家的政事,写下了《冏命》。这样,天下才安定下来。
穆王西征犬戎,南摄夷人,对边远民族的侵扰作了积极的防御,制止了掠夺。穆王又平定了东平徐偃王所率徐夷诸部的反叛,南讨楚国,大会诸侯于涂山。穆王继位五十五年后去世。其在位期间,西周依然处于强势地位。他死后,西周再没出现这种盛况。周王室逐渐衰落了。此后又经历了共王、懿王、孝王、夷王执政。
夷王逝世后,儿子厉王胡继位。厉王贪财好利,很赏识荣夷公。大夫芮良夫规谏厉王说:「财利,是从各种事物中产生出来的,是天地自然拥有的,谁想独占它,那危害就大了。天地间的万物谁都应得到一份,哪能让一个人独占呢?普通人独占财利,尚且被人称为是强盗;您如果也这样做,那归服您的人就少啦。如果重用荣公,周朝肯定要败亡了。」厉王不听劝谏,任用荣公做了卿士,掌管国事。
厉王二十一年至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858到853年,西周的西北连续六年大旱。加上厉王的腐朽残暴,造成无辜百姓饿殍piao3遍野。旱灾结束后,人民需要休养生息。厉王却变本加利的剥削和压搾人民。他在灾后进一步实行「专利」。
把原来公有的山林川泽霸占为已有,不许人民砍柴打猎。厉王的所为引起了众怒。人们认为这种做法背离了周室「王人」的传统。遭受了数年旱灾之苦之后,又断绝了鱼猎薪樵之源,到了「民不堪命」的地步。对于厉王的暴虐无道,放纵骄横,国人纷纷公开议论他的过失。为控制社会的言论,厉王从卫国请来巫师,借助巫术去侦察人们的窃窃私议。发现后就来报告,立即杀掉议论的人。
这样一来,人们都敢怒而不敢言,路上见面,以目示意。镐京城内,一片恐怖气氛, 诸侯也不来朝拜了。厉王三十四年,厉王更加严苛,国人没有谁再敢开口说话,路上相见也只能互递眼色示意而已。厉王见此非常高兴,告诉召公说:「我能消除人们对我的议论了,他们都不敢说话了。」大臣召公见厉王倒行逆施,便劝他说:「堵住人们的嘴巴,要比堵住水流更厉害。水蓄积多了,一旦决口,破坏力就更大。」但是厉王根本不听劝阻,继续一意孤行。在天灾、人祸的双重折磨下,厉王三十七年(前842年),在小领主共伯和的领导下,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不可一世的暴君厉王,被国人暴动吓破了胆,逃奔到彘(zhi,智,今山西霍县),结束了其残暴的统治。厉王在外住了十四年而死。这次暴动不仅赶走了周厉王,而且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起义爆发时,厉王的太子静被藏在召(zhao1)公家里。
人们知道了,就把召公家包围起来,召公说:「我多次劝谏君王,君王不听,以至于遭到这样的灾难。如果现在太子被人杀了,君王会以为我在记仇怨恨君王吧?侍奉国君的人,即使遇到危险也不该怨恨;即使怨恨也不该发怒,更何况待奉天子呢?」于是把自己的儿子代替了太子死,使太子免遭杀害。
此后,召公和周定公整顿朝政,历史上称为「周召共和」。使已衰落的周朝得以复兴。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 年,中国历史从这一年开始有了明确而且连续不断的纪年。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太子静已在召公家长大成人,召公、周公二辅相一同扶立他为周王,这就是宣王。
宣王登位之后,由二相继续辅佐,修明政事,师法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的遗风。史称「宣王中兴」。宣王在召公和周定公的辅佐下,使已衰落的周朝得以复兴。宣王为了解除来自黄土高原上群翟部落的威胁,派兵深入到太原讨伐,取得了较大的胜利。公元前789年,宣王又在千亩打了一仗,其军队被姜戎大败,西周王朝开始走向衰落。西周对隔著黄河的地方,已经逐渐无法控制了。由于偏信一首童谣,宣王不听忠谏,杀害了无辜的上大夫杜伯。杜伯临死时说:「死若有知,三年必使君知之。」
三年后,宣王大会诸侯于郊野游猎。临近中午,宣王打完猎回朝途中,突然见杜伯出现在道路左边,乘坐著白马,身著红衣,戴著红帽,手执红色弓箭,对准宣王发射,箭正射中宣王心脏。宣王一声惨叫,跌在马下,脊骨折断而死。周宣王末年(约803年),西周又发生了大旱灾。这场旱灾,持续时间更为长久。没有粮食,连人畜饮水都发生了因难。旱灾带来的是一派庶民逃亡,邑里空虚,村落萧条,田园荒芜的衰落景象。面对持续严重的旱灾,周宣王继用了先朝的祈禳。但是,宣王没有商汤的德行,无论他祭祝,还是「整身修行」,都无济于事。这场旱灾,一直持续到幽王上台继位时。
这时,持续的旱灾已使西周处于危难之际。公元前782年宣王死后,他的儿子宫涅继位,即幽王。幽王二年,西周都城以及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附近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西周还出现了冬暖夏寒的异常气候及异常的自然现象。冬暖则害虫多,夏寒则伤庄稼。三条河流枯竭,岐山崩塌。 这一切似乎都预示著西周离灭亡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周公辅政 成康之治

周公辅政 成康之治
周朝实行典型的封建制度,也就是分封建国制,把全国的土地分给各诸侯王, 用这种方式自上而下治理国家。
周武王登位后,姬旦成为武王的助手。这时候,姬旦的地位和老臣姜太公相当,都是武王 左右最得力的大臣。周公,姓姬名旦,亦称叔旦。是西伯侯姬昌的第四个儿子、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周公姬旦从小就孝敬父母,诚实忠厚,而且多才多艺,聪明伶俐,深得文王的喜爱。姬昌在世的时候,姬旦和他的哥哥武王姬发常在他的左右,帮助处理政务。武王日夜操劳,得了重病。
周公斋戒沐浴,祷告上天,为武王消灾除邪,并表示愿意用自己的身体去代替武王,武王的病这才渐渐好了。武 王说:「为了确保周朝的国运不变,我要日夜 勤勉努力,确保我国的安定,我要办好各种事情,直到功德在四方放光。我仔细察看了洛水、伊水地区,觉得这里离天帝的居室不远,是建都的好地方。」
于是在洛 邑进行测量,修建周都。武王还命令全国修养生息,把马放养在华山南面,把牛放养在桃林区域;让军队把武器放下,进行整顿然后解散:以此向天下表示不再用 兵。武王时期,周朝颇有新兴之气。武王临终前愿意把王位传给有德有才的姬旦,并且说这事不须占卜,可以当面决定。姬旦涕泣不止,不肯接受。武王去世后,年幼的太子诵继承了王位,这就是成王。
成 王当时还是个十多岁的小孩子。面对国家初立,形势迫切需要一位既有才干又有威望、能及时处理问题的人来应付复杂的局面,这个责任便落到姬旦肩上,他理所当 然承担了摄政一职。然而受封在东方的管叔和蔡叔,对姬旦摄政很不满意,心怀妒忌。
按照兄弟间排行,管叔排三,姬旦行四,不论是继位,还是摄政,管叔都比姬 旦有优先权。所以管叔不服。蔡叔虽然行五,但他支持管叔。于是他们散布谣言,说姬旦「想谋害成王,篡夺他的王位。」灭商后的第三年,管叔、蔡叔鼓动武庚一同起来反对姬旦,企图夺权。几十个原来同殷商关系良好的大小方国响应。这对刚建国不久的周朝来说,是个异常沉重的打击。
如果不平息叛乱,周朝先世经营了几十年才建立起来的功业就会毁于一旦。此时的周王室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姬旦临危不乱。他首先说服姜太公和召公,以求得内部众人的支持。之后周公于第二年东征讨伐管、蔡和武庚的叛乱。这场十分艰苦的战争持续了三年。武庚、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蔡叔的儿子胡品德高尚,为人善良,和他的父亲不一样。
蔡叔死后,周公提拔他作鲁国卿士。胡把鲁国治理得很好,姬旦又把他封到新蔡。讨伐平定管、蔡之后,周公继续向东进发,消灭了参与叛乱的五十多个小国。周公东征的胜利
,将周朝的统治地区延伸到东部沿海地区。如何统治被征服的地区,是战争胜利之后的大问题。武庚和奄国、淮夷的叛乱,证明重要地区不能再用旧的氏族首领。于是,周公就将这些地区分封给周王室周公将长子伯禽,封到鲁(今山东省曲阜市)地区,建立了鲁国。
这次姜太公平定叛乱有功,封地非常大,「东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建立了齐国。周公的同姓召公被封在燕。召公长子在平叛之后才就封,建都于蓟ji4(今北京一带)。燕 是周王朝东北方的屏障。成王的弟弟唐叔封在从前夏朝的所在地(今山西省太原市南),建立了晋国;纣王的哥哥微子反对纣王,也反对武庚叛乱,因此也受了分 封,在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建立了宋国。
姬旦还分封了大大小小的同姓国和异姓国。姬旦把周朝的同姓兄弟、功臣、贵族安插在全国各个重要地方,这样,周王 室就处在安全的屏障之中。各诸侯国又在国内把一部分土地分赐给大夫,称为采邑。周公设立了庞大的国家机构。中央有太师、太保,辅助周王统治天下。并确认嫡长子的继承权,不仅可以继承财产,而且可以继承政治地位。周朝实行同姓不婚制度,异姓之间结婚不受限制,这样,周天子和异姓诸侯之间,就可以依靠通婚建立起血缘联系。所以,周天子称同姓诸侯为叔伯,称异姓诸侯为甥舅。从而扩大了统治基础。经过十年努力,成王当政时,政令可以下达到各封国的官吏。周朝的统治巩固了。
当东都洛邑建成时,周公的礼乐也制成了。这时成王已经长大,姬旦把政权交给成王,自己退居辅佐地位。周成王迁都洛邑后,姬旦召集天下诸侯举行盛大庆典。在新都正式册封天下诸侯,并且宣布各项典章制度,也就是所说的「制礼作乐」。中最可信赖的成员。
周成王执政后,周公担心成王年少,贪图安逸,便写了一篇《无逸》,他谆谆告诫成王,教导他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国君,要礼贤下士,治理好国家。周公为了周王朝的事业,殚精竭虑。到了晚年,他回到自己了的封地。
临终前嘱咐说:「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地方」,以表明不离开成王。周公死后,成王用最隆重的天子礼节,把姬旦葬在毕原(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那里有文王陵和武王陵。把姬旦和文王、武王葬在一起,表示姬旦的功劳大,完成了文王和武王未竟的事业。成王执政后,能按照周公规定下来的典章制度治理国家,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在中原和沿海地区进行贸易活动,使商业走向了发达。成王执政37年,继位的康王执政26年,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繁荣景象。
成 王临终时,担心太子钊(zhao,招)胜任不了国事,就命令召公、毕公率领诸侯辅佐太子登位。成王去世之后,召公、毕公率领诸侯,带著太子钊去拜谒先王的 宗庙,用文王、武王开创周朝王业的艰难反复告诫太子,要他一定力行节俭,戒除贪欲,专心办理国政,并写下了《顾命》,要求大臣们辅佐关照太子钊。太子钊登 位为康王。康王继位,通告天下诸侯,向他们宣告文王、武王的功绩,反复加以说明,写 下了《康诏》。
成康年间,天下安宁,一切刑罚都放置在一边,四十年不曾使用。康王命令毕公写作策书,让民众分别按村落居住,划定周都郊外的境界,作为周都 的屏卫,为此写下《毕命》,记录了毕公受命这件事。此时天下安定,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手工业、农业、商业等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西周此时处于盛世之时,可以说是西周的黄金时代。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
周武王死后,子姬诵继位,是为周成王,叔父姬旦辅政。管叔姬鲜、蔡叔姬度等不服,联合子帝辛之子子武庚起兵叛变,是为「三监之乱」。姬旦率军向东讨伐之, 历时三年,终于平定,将子武庚、姬鲜等处死,流放姬度。姬旦有感周之势力集中在西,无力东顾,遂进行弟二次封建,将大国安置于东方,并营建东都雒邑。姬旦 继续辅政七年,将政权还归周成王,回到封国鲁国。周成王留心政事,其子周康王姬钊即位后,天下安宁,刑罚不用达四十余年,由于周公辛勤辅政,为西周打下巩 固的基础,故成王和他的儿子康王皆能继承祖业。成、康在位四十年间,天下安,刑法不用,史称「成康之治」。  

制礼作乐

制礼作乐---周公
周公,姓姬,名旦,因封于周人故地周原,故称为周公。他是周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他于父兄一起发动了灭商的正义战争,推翻了殷王纣的残暴统治,建立了新王朝──周。  
灭 商二年之后,武王死去。当时,新王朝草创未就,百业待兴,困难重重。为了保卫灭商战争的胜利成果,使新政权走上发展的道路,周公毅然践祚,暂时替年幼的成 王管理国家大事。可是反对派却利用这件事情恶意中伤周公,说周公怀有政治野心,想取成王之位而代之。不仅如此,管叔、蔡叔等少数王室贵族分子还勾结纣王的 儿子武庚在殷商故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武装叛乱,企图夺取国家的最高权力。面对这样的严峻形势,周公一面对没有参加叛乱的周人开诚布公地说明自己的代行国政的 意图,以取得他们的谅解和支持。一方面运筹帷幄,派兵东征,经过3年的苦战,终于平定了管蔡之乱。  
周公在东征胜利之后,立即著手制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大政策,来恢复战争的创伤,巩固国家新政权。他的具体措施是: 1、 大分封:武王灭商后,周人的统治范围比以前扩大了许多倍,如何在这样辽阔的被征服地区建立起周人的巩固统治呢?在生产力低下,交通闭塞的西周初期,确实是 十分艰巨的任务。周公汲取了管蔡之乱的教训,决定实行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大分封之后,殷人的复辟势力被彻底瓦解,周政权的政令从此通过新 分封的诸侯贯彻到全国各地。这样就有效地控制住全国的局势,并且也促进了各个地区经济文化上的联系。
2、营成周:灭商之前,周人的政治 中心在渭水流域的丰、镐地区,史称“宗周”。武王克商后,觉得宗周远离东方,不利于东方的统治,因此曾设想在天下之中的洛邑建立一个军事重镇,来加强被征 服地区的统治,但是武王生前未能实现这个宿愿。周公在东征胜利后,立刻著手在洛邑营建周新城的工程。营成周的工程分为两上部分,一名成周,一名王城,是互 相毗邻的两座姊妹城。工程竣工后,周公借此机会,大会四方诸侯,以便检阅一下中央政权的实力。这次空前的政治盛会说明瞭周政权已经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它与 夏、商二代相比较,中央与地方诸侯间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周天子的地位已由以前的诸侯之长变成了诸侯之君,这种君臣关系的确定。
3、 制礼作乐:周公深知,要取得一个政权须要“武功”的,可巩固一个政治却须要“文治”,仅仅依靠暴力和强权是无法维持统治的。为了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周公开 始了一项最重要的政权建设工作──制礼作乐。所谓制礼作乐,就是通过“礼乐”的形式把阶级社会中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固定化,使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 定状态中。周公制礼作乐所涉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也是复杂的,它包括当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如:嫡长子继承制,井田制,刑制,乐制等。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制 度对于稳定周代的社会秩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周公摄政第七年,周政权巩固了,成王也成年了。为了实现自己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他以身作则,把政权交给了成王。 孔子是极为推崇周公的,周公的事迹是后世儒家宣扬的典范,甚至有人说儒学精华实际上是周公作“孔子述”。这足以说明周公是臬影响了后世之中国了吧?!

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周公

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周公
「××,大白天,你怎么又去梦周公呢?」 
 「梦周公」,现今一般人都用来诠释打瞌睡,其实这句话是出自《论语》述而篇,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孔子屡次谈及周公,实在是想得位行道,实行周公之礼,这句话是孔子的慨叹,叹的是现在时代乱成这样子,我老了,实在无法再挑负这个重担。到底周公有什么令孔子这样赞叹呢?孔子终生倡导周公的礼乐制度,并把周公的人格作为最高的典范,把周初的仁政视为最高政治理想,是儒家所尊崇为政者的典范。
礼贤下士  
周公,姓姬名旦,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从小就孝顺、仁爱、忠厚、诚实、多才多艺、聪明伶俐,深受文王的喜爱,他与武王兄弟二人帮助父亲文王打下了强盛坚实的基础。后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但并未前去封地,一直留在京城辅佐武王,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灭商后,对于如何处置殷商奴隶和上层贵族,征求大臣的意见,当时,大臣的意见不一,有的认为:「统统杀掉,不留后患。」有的认为有罪的杀,没罪的留下,只有周公建议:「让殷人在他们原地安居,耕种原来的土地,争取殷人当中有影响、有仁德的人。」他这种给降者生路,就地安置商殷遗民的建言深得武王赞许。  
武王建立周朝两年后驾崩,周公受命辅佐年仅十三岁的成王,他负起裁决国家大事的实际责任,周公勤于政事,求贤若渴,即使在吃饭或沐浴时,只要有人求见,他马上放下私事,先办公事,所谓:「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也就是说,周公唯恐失去贤人,吃一顿饭时,数次吐出口中食物,洗一次头时,曾多次握著尚未梳理的头发,去接待贤士,这正是他认真工作的最佳写照。在他儿子伯禽赴封地鲁国治国时,他叮咛儿子也要以这种精神礼贤下士,好好治国。
稳固周立国基础 
 后世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假使当年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这首诗是说周公在辅佐成王之时,确曾困处流言四起的包围中,遭受内外夹攻。原来武王去世,遗命由四弟周公辅政,当时成王还小,一切军国大事均取决于周公,管叔非常不服气,于是联合蔡叔、霍叔,制造谣言,说周公擅权,将不利于成王,谣言四起,闹得镐京沸沸扬扬,就连同一起辅政的召公奭也怀疑起来,而年幼不知情的成王也有点信不过这位辅政的叔叔。管叔他们除了制造谣言,更联合武庚叛变,而东方殷国的旧势力也群起响应,周朝的形势十分危急。  
周公眼见自己的同胞手足,竟和已被镇压下去的敌人,勾结组成联盟,向新政权进攻,这是何等的痛心疾首,于是他首先坦诚向召公奭作一次披肝沥胆的沟通,告诉他,自己没有野心,要他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被周公的诚恳所感动,两人消弭误会,重新合作,周公在安定内部后,经过一番慎重评估及大臣们的共识,决定亲自东征,经过三年苦战,终于平定这场乱事,殷的余势也彻底摧毁,周的立国基础真正得以稳固。
制礼作乐
曹丕典论论文:「文王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这句话是说,周公在稳定政局后并没有忘记要建立良好的制度,以求长期承平久安,追求更高的政治理想,而制礼作乐就是他主要贡献之一。  
礼,广义而言,包括一切的典章制度;狭义的仅指礼俗而言。此中极富人文精神,综括一切政治关系与社会生活,包含了典章制度和各种典礼仪式。由于文献的散失,目前只有在《仪礼》和《礼记》二书中,保留部分资料。大体而言,礼分为吉、凶、军、宾、嘉五礼,每一种礼都有一定仪节和用具,并辅以乐舞。这套制度规定君臣、父子、夫妇、朋友之间的伦常礼制。确定名实相符的政治伦理,也建立安分守己的人事纪律,使上下有序,尊卑有别;人人各就本位,各尽己分,使华夏民族益趋融合,国家意识日益凝聚。真正成为立国之根、政教之大法。这就是孔子为什么尊崇他,而想得位行道的原因。  
周公毫不眷恋权位,摄政七年,还政于成王,卸下千斤的担子,不避毁誉,在风雨飘摇中,支撑危局,这种坚忍的精神是不可多得的,而周朝八百年的基业,也就在周公的努力下奠定。他从父亲文王创业起,就成为智囊的中心人物,兄长武王革命时,更是得力助手,到了侄儿成王时,更把整个治国大任肩负起来,一生可谓鞠躬尽瘁,而心胸格局之大、理想之高远、见解之宽广,更是后世为政者的典范。

周公姬旦


周 周公姬旦(?~西元前1105)

姓姬名旦,周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为周公。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著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贤人,洗一次头时,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头发;吃一顿饭时,亦数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贤士。这就是成语「握发吐哺」典故。周公无唯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留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是对周公的无比尊重。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武王灭商纣的原因

武王灭商纣的原因
大约在公元前1100年左右,商朝最后一个皇帝继位,他的名字叫帝辛,史称商纣王。据《史记》记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可见纣王不但不是昏庸无能之人,反而天赋聪颖、远见卓识、能言善辨、勇武异常。
伐东夷的功劳与得失
商朝的东南一带是淮水流域,有夷人,称为「东夷」或「淮夷」。人方是淮水流域的一个强大方国,不服商朝的统治,成为商的劲敌。《中国通史》记载「人方即后来的东夷或淮夷」,《史记》记录的方位更具体「淮浦之夷,徐州之戎」。
一次纣王举行诸侯国大会,宣布各国按期应上贡的税赋和方物,不料东夷的首领拒绝贡赋,没等散会就逃了回去,这就是古书上说的「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纣王恼怒,决定征伐包括人方在内的东夷诸国。近代出土的卜辞、甲骨文和青铜器铭文中有不少「征人方」「王来征人方」的字句,证明了毛泽东说的「纣王去打徐夷(那是个大国,就是现在的徐州附近)」是史实。
卜辞记载商朝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一次出兵人数可达几千至一万多人。商朝人在作战时有步兵,也有战车。战车用两匹马或四匹马曳引,车上有几名用青铜兵器武装起来的士兵,军队出动时分成左、中、右三翼。当时还有东边各国共同出兵支持王室作战,所以伐东夷的战争规模巨大。
商军中有一支「象队」最令夷人恐惧。这些象生长在中原地区,被捉住后饲养驯服,成为运输和进攻敌人的武器,古书中说「商人服象为虐于东夷」。东夷各部落经过战斗之后投降,纣王为了防止东夷再叛乱,将商军留在东夷地区驻守,然后带著俘虏班师回朝。从此以后东夷与商不断朝聘往来,商文化源源不绝地传播到东夷,而东夷的一些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和一些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也传入中原地区,经济与文化得到了广泛的交流,所以毛泽东说纣王「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卜辞记载商征人方往返一次需要200天左右的时间,是一件非常劳民伤财的事。安阳殷墟出土了一块刻有「人方伯」字样的人头骨,显然是商军杀死了人方的君长并带回其头骨作为战利品。虽然商最终战胜了人方,但商的国力也因此而大大消耗,正如《左传》所说「纣克东夷而损其身」,有得必有失。
相机而动的周
周武王一心想推翻商朝,可是基于商朝庞大的军队和人民对纣王的拥护而不敢轻举妄动。恰好此时商朝内部一个「内奸」出卖了纣王,并且商朝大军远在东夷作战,周武王终于抓住了这一仅有的战机。
战俘倒戈
纣王33年,周武王与纣王在牧野展开大决战。由于商军的主力部队一时难以调回,纣王只好将70万东夷战俘及奴隶临时武装起来应战。于是出现了「纣师虽觿,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以战,以开武王」(史记),也就根本没有什么「血流遍野」或「商人痛恨纣王,倒戈相向」的场面,但却有一个事实:周朝的军队还没有碰上真正的商军!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纣王见兵败,「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殊玉,自燔于火而死。」(史记)穿上缀满珠玉的华服自焚身亡,不投降、不屈服。
壮哉!谁是「内奸」
《史记》载:「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微子是纣王的亲哥哥,国家的重臣,却背叛了纣王去引狼入室,所以微子是商朝真正的内奸,难怪毛泽东说「微子最坏!」
但周武王灭商之后并没有立即封赏「有功」的微子,而是封了纣王的儿子武庚来管理商朝遗民。直至「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而立微子于宋」(史记),这一切扭捏作态不合常理的行为背后隐藏了什么呢?!做了内奸却得不到期待已久的表彰,反遭冷落,这大概也是众多投降派的共同下场吧。相形之下,纣王的拒不投降自焚身亡显得那样高贵和光彩!
人民拥护谁
周灭商后,周武王封纣王的儿子武庚统治商朝遗民,还派了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监视武庚,谓之三监,按理说是万无一失。但出人意料的事却发生了:「管、蔡、武庚等果率淮夷而反」(史记)约公元前 1025年,暴发了以纣王儿子武庚为首的人民造反,连商代残余的贵族及周武王的弟弟们都参加了。周的根据地「西土」出现了很大的骚乱,到此时,周人才真正遇到了当年远在东夷驻守的拥护纣王的商军。这场造反声势之浩大,反抗之顽强令周人永难忘怀。「周公讨之,三年而毕定」(史记),用了整整三年才把这场暴动镇压下来,可见商朝遗民的团结与纣王的威望!虽然纣王已经不在了,商朝遗民尚想帮助他的儿子恢复商朝重返家园。
而西周末年的残暴统治把人民说话的权力都剥夺了,于是出现了「道路以目」这个词。公元前841年,忍无可忍的西周人终于暴动了,愤怒的平民和奴隶冲入镐京,杀进王宫,周厉王仓皇出奔逃跑,首都一片混乱。公元前771年,犬戎伐周,京城告急,却没有一个诸侯来救。最后犬戎攻破镐京,杀死「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西周灭亡。周平王被迫迁都至洛邑,历史进入了诸侯问「鼎」、弱肉强食的东周列国时期。 唉...中国人民从此就不断受苦受难了!呜呼哀哉!何以复加!谁残虐?谁失民心?哪些历史被颠倒了?一目了然!

罗氏由来

罗氏由来
中华罗氏源流概述
罗长青(湖北监利历史教研员)
自古以来,罗姓就是中华民族三千七百多个姓氏中的大姓望族之一,其源远流长,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六千多年前的原始社会后期,我国历史进入由母系向父系氏族公社转化的阶段,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且逐渐开始分离。相传在现今的荆楚大地上,那时生活著一支擅长畜牧、以编织罗网捕捉鸟兽为主要生活来源的部落,人们称之为「罗部落」,这里所说的罗部落的原始居民就是以后罗姓的最早祖先。
「罗」字在古汉语中的创意即为「捕鸟的网」。相传位列三皇之首的伏羲氏(又称伏牺、庖牺、包牺氏)是罗网的发明者。他教民结网捕鸟打鱼,饲养牲畜,从事鱼猎和畜牧。据说罗部落的原始居民得其亲授结网和捕鸟的技艺,才得以繁衍生息,子子孙孙感激和怀念他,把他尊奉为始祖神。其实,伏羲氏只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可能是某个部落联盟的首领,以网捕鸟是原始人类在长期征服自然的生产劳动中集体智慧和经验的结晶。在莽莽荆楚大地上,鄂豫皖三省交界之处,有一片大别山区。那里没有十分高丛的群峰峻岭,婉蜒起伏的丘陵地带却分布得十分辽阔,加上那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林木繁茂,正是禽兽觅食的良好处所,也是鸟类南北迁徒的理想中转站。传说古代罗部落的原始居民就把大别山区作为他们赖以生存的活动基地和发展的大本营。现今大别山西北的河南省罗山县和东南的湖北省罗田县就是因为那里是古代罗部落活动和繁衍生息的地方而冠以「罗」名的。所以罗山、罗田是罗姓的发祥之地。
古代罗部落生息在荆楚大地上,因而也是属于荆楚诸部落中的一支。荆楚诸部落都奉黄帝为其始祖,而罗姓人也称自己为黄帝的后代。许多罗姓族谱所述始祖虽有差异,如:有说是「本自颛顼」的,也有说是「祝融之后」的,但都不外是黄帝的子孙,因而没有实际的差别。史学家司马迁在他著名的不朽史书《史记·楚世家第十》中有这样的记载:「楚人的祖先出自黄帝颛顼高阳氏。高阳氏是黄帝的孙,昌意的子。高阳生称,称生卷章(又名老童),卷章生重黎。重黎为帝喾高辛氏主掌火政,很有功绩。能使天下光明,于是帝喾就封他为祝融(主管火政的官称祝融)。后来共工氏作乱,帝喾派重黎去讨伐共工氏。但没有成功,为帝喾所杀。后来帝喾又命重黎之弟吴回去平叛,吴回平定共工之乱后,帝喾又命吴回主掌火政,也称为祝融。吴回生陆终,陆终生了六个儿子,都是剖开母亲的左肋而生的。长子名昆吾……六子名季连。季连姓芈,楚人就是他的后代。……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以后就再没法写出他们的世系了。」(这里的人名均系部落或部落联盟的首领)。据说穴熊的后人中有一部分后来发展成为楚国的王室,有一部分就是后来罗姓的先民。所以,罗部落与荆楚同宗。
夏朝时候,包括罗部落在内的荆楚诸部都是夏王朝的臣民,依附夏天子。商汤王消灭夏桀王后,还继续征伐夏的残余势力,荆楚诸部都在其中。罗部落是荆楚的分支,自然也难逃厄运。约在公元前十五世纪时,罗部落随荆楚诸部避祸西迁。当荆楚诸部迁到今陜西渭水流域的荆山楚水时,罗部落也迁到了荆山楚水之北的今甘肃省正宁县附近的罗山罗水一带。罗山罗水靠近周部落居住的邠地之北,由于周部落也是夏的体系,为抵抗商的统治,罗与周也就联合为一体了。
约在公元前十一世纪时,商纣王的统治十分残暴,周武王继承父业,开始了灭商的准备工作。罗姓先祖中有一位叫匡正的,因周武王九(公元前1068)年奉命南征有功,被封为安南「罗国公」。过了两(即1066)年,周武王率领八百诸侯开始了灭商的战争。在这次灭商的战争中,罗部落尽全力参加战斗,且立了大功。
周初论功行赏,罗部落首领匡正被封为子爵,其所部军民从此形成为罗子国。罗子国的首领传说称为大罗氏,在朝中是职掌鸟兽的官,很受周天子的重用。历代大罗氏一方面指挥族众用大小适宜疏密有度的罗网捕捉鸟兽,把上等的献给周天子享用,另一方面还负责收纳四方诸侯的鸟兽供品(奴隶社会的鸟兽即为高贵物品),转呈周王室作祭品。同时周天子赏赐给四方诸侯的美女和物品之类,也由大罗氏代表朝庭交给诸侯的使者,并宣告周王的旨意,劝告诸侯们不要沉迷于游猎和女色,以免遭亡国之祸。大约在公元前10世纪中期,大罗氏失宠于周王室。罗子国的臣民不断受到周朝庭的压迫、欺凌,生存困难,便只好与遭到同样境遇的荆楚诸部一超越过秦岭,沿著淅水向南迁移。当楚人迁到淅川的丹阳(今秭归县境)时,罗人也沿著汉水迁到了湖北荆山西北的宜城、房县一带,成了楚的属国。
春秋初期,楚国在武王领导下国势强盛,开始向汉水东北发展势力,罗子国首当其冲,不断受到楚国的欺凌。公元前700年,罗子国曾想乘楚伐绞之机袭击楚国,以改变国人的处境,大概是聂于楚国的强大或其它不利的原因而未敢动手。此事见于《左传.桓公十二年》。这件事后为楚国所知,楚王大怒。鲁桓公十三年(前 699年)春天,楚武王派大夫屈瑕率军讨伐罗子国。屈瑕因骄傲轻敌,刚愎自用,小视罗子国,听不进不同意见。当楚军到达鄢河岸边时,由于渡河而使队伍大乱,结果全军没有了秩序,而且又没有戒备措施。罗子国虽小,但内部团结,众志成城,罗国班公运筹帷幄,指挥有方,一举大败楚军,为此,周王室还嘉封班公为「罗侯」。
但罗子国打败楚国之后,居然也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以为大功告成,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危险处境。而且内外关系处理不当,求利于外,用人唯亲,大约在公元前690年,罗子国为楚武王所灭。
楚国灭了罗子国后,为了防止北进时有可能遭到罗子国遗民的干扰,并满足修筑楚都丹阳城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楚武王又把罗子国的遗民,从宜城裹脥到丹阳附近的枝江,将罗人变成自已的附庸,置于自己的直接管制之下。罗人用自己的才智和汗水,使楚都城垣寸寸升高,宫室处处丛云。此后,楚文王把都城从丹阳迁到郢(今荆州城西纪南城),而罗子国遗民的聚居之地枝江离郢很近,楚王为了消去都城附近不安定的因素,再次将罗子国的遗民驱赶四散,其中大部分被驱赶到今湖南省的汨罗江一带居住。为此,后来的许多历史地理著作都将汩罗一带称为「古罗国地」或「春秋罗国地」。被驱赶四散的罗子国遗民就以罗为姓,在四面八方农牧并举,披荆斩棘,求生存,谋发展。罗姓族众靠勤奋治家,以耕读为本,四散八方的罗姓传人渐渐枝繁叶茂,终于成为中华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相传有一位叫罗凌甫(乘)的,是周朝末叶复兴了罗国,头一个以罗为姓,并且重新集结了罗氏宗人,使得罗氏家族自此日益亲爱精诚的关键人物。如果不是他,两千三百多年来罗氏家族的发展!很可能就会完全不同。这位罗氏家族的第三十一世祖先,还有另一项不朽的贡献,就是他编纂了头一部罗氏家谱,使得千秋万世的子孙,都能顺顺利利地找到自己的源头,不致由于年代久远而茫无头绪,罗凌甫所编的第一部罗氏族谱,是完成于周显王十四(前355)年,也就是距今两千三百多年以前。他所撰的族谱序,不但是历来罗氏子孙追本溯源的最基本依据,更是后世研究上古历史的一项重要参考资料,实在是属于千千万万罗氏子孙的一份无价遗产。战国时期,枝江罗守龙在楚为官,曾任长沙太守,后定居长沙。秦国强大东扩以后,罗科屏曾为秦太仆卿,其子罗廷荣为秦御史。罗天朝字嗣彝,其父罗维翰曾在秦职掌九卿,其子罗君用居长沙,曾为秦国武陵(今常德)县会。他因督运官铁,淹死于洞庭湖中,君用之女和弟在湖中四处寻尸不获,俱投水而死,长沙人甚感罗氏一家的高尚品德,特集资在长沙城东建立祠宇,以作纪念之所。
秦朝时,罗君用之子罗珠(生于公元前245年),自幼天资聪慧。因受家庭良好品德的影响,从小勤奋好学,饱读了诸子百家之书,知识十分渊博。他胸怀报国爱民之志,曾先在秦朝为官,担任武陵令,后又辅佐汉王刘邦打天下,在消灭项羽的战争中,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任九江郡(秦时辖今安徽,江西、湖北、河南的大部分地区)郡守时,励精图治,发展生产,社会稳定,九江郡成为刘邦灭项的重要基地。后来罗珠升任参军知政(相当于现在管辖数省的地方军政长官),节制周边诸郡,在灭项战争中屡建奇功。汉高祖刘邦登基为帝统一全国后,因罗珠功勋卓著,才学超群,被任为治粟内史(相当于现今主管财政和农业的副总理)。在他任内,赋税宽平,倡导节俭,积极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经济很快好转。汉惠帝时,罗珠因耿直不阿,不与恶势力为伍,特别不满吕后专权,为同僚所不容,被迫出守汉之九江郡(约辖今江西省全境)。但老百姓感其德政,都争相投奔他,当时郡人张交特向罗珠献出一块地方(地点大约在今南昌城一带)供其使用。罗珠与灌侯婴动员人力在张交所献之地上修筑了一座城池(此城后来成为豫章郡城),周环十里,开辟六门,城修好后,罗珠亲手在护城河边种植豫章树,从此在这里定居下来。汉惠帝七年,吕后临朝称制,纲常紊乱。为了避祸,罗珠隐居于西山洪崖(今江西新建县附近)之所,结草为庐,以清贫为乐,并在庐舍前后,种植罗汉柏、罗汉茶,且自号「怀汉」,表达自己不忍忘汉之意。罗珠以后一直云游四方,直到景帝丙戌2年(公元前155年)去世。由于罗珠的才学、品德、功勋、官爵在以往罗氏人物中均无前例可比,其影响波及全国。因此,后世各地罗姓子孙均奉罗珠为始祖,罗姓篡谱衍派均以罗珠为一世祖。珠公生子六:居厚、宣礼、子成、知政、抵德、成通,天下罗氏子民均为其后也。
我们罗姓家族的共同标帜「豫章」,天下皆知。豫章,本来是树名:豫,就是枕木;章,就是樟树,都是高大而坚实的巨树。或许正由于豫、章二树的高大坚实,我国的古人,是很早就已经拿它来作为地名的,「左传」的「定四年」一段上有「蔡侯昊子、唐侯伐越,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之语,所谓的「豫章」,应该就在现在长江以北,淮河以南一带地方。不过,「豫章」的地名虽然早在春秋时代便已出现,但是到了汉朝初年,也就是大约两千一二百年以前;这个地名却被搬移到江南去了-当时,汉朝在现在的江西省地区设置了一个「豫章郡」,郡治设在南昌,一直到隋代才被废治,所以长时以来提起「豫章」这个古地名,绝大多数人都只知江南有,而不知江北也会有过。两千两百年前,汉朝大行郡县制度,为什么会拿「豫章」两个字作为郡名?这就跟罗姓大有关连了!原来,当时豫章郡的郡治所在地南昌城,是在大将罗珠的手里兴建完成的,竣工之日,罗珠曾经在城内亲植豫、章之树,并且举家搬到南昌城定居落籍。后来,朝廷决定在此设郡,就由于罗珠曾为南昌城手植豫章,为了纪念罗珠的筑城之功,也为了豫、章两种树木已经成为南昌城的特有景观之一,便将该地命名为「豫章郡」。豫章的郡名,系由罗氏而来;而豫章一地,又很早就是罗氏的主要繁衍中心;罗氏之以「豫章」为郡望,当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袁义达先生在《中国罗姓》一文中对我们罗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评述,在此,抄录如后:一、罗姓的地位:罗姓是中国第二十位姓氏,尤其在广东和四川地区中最有影响。在当代全国近12亿汉族中,罗姓人群大约占了0.86%,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罗的人至少在 86个,总人口大约在1000万。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罗姓历代名人196名,占总名人数0.43%,排在名人姓氏的第53位;罗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45%,排在并列第55位;罗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49%,排在第44位。
罗姓名人中最为著名的有西汉名商罗裒,大臣罗珠,为著名豫章罗氏的始祖、交州刺史罗宏、列侯罗邵;晋朝节侯罗实、长沙相罗含、武陵太守罗企生、襄阳太守罗友;唐朝名将燕郡王罗艺,大将郯国公罗士信,文学家罗隐,诗人罗邺,罗蚇;宋朝理学家罗从彦、罗大经;元朝医学家罗天益;元、明之际小说家罗贯中;明朝名士罗,哲学家罗钦顺,学者罗洪先,罗伦、罗汝芳;清朝画家罗聘,曲艺作家罗松窗,湘军名将罗泽南,太平天国名将罗大钢;近代金石学家罗振玉,革命家罗亦农、罗学瓒、罗柄辉;中国人民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大将罗瑞卿,语言学家兼出版家罗竹凤,语言学家罗常培,植物生理学家罗宗洛,医学家罗清生等。
二、罗姓的起源与演变:
构成汉族罗姓主要有二大支:熊姓和外族的改姓。第一支为熊姓罗氏。罗姓出自颛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以羊为图腾的芈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也为春秋时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飞鸟,而称罗氏族,他们活动于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也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的中间地带。直至解放前,这一地区的农民仍保留著围网捕鸟的谋生职业和技术。
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到了商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 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陜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人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罗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淅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淅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此时的罗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后来,罗国又东迁到湖北宜城西的罗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灭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也有以熊为氏。罗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秋中叶国灭后,罗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主要来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罗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两广地区,与古越骆族融合,形成当代广西的壮族、毛南族等罗姓的先民。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与当地土著混居,形成土家族、瑶族罗姓的先民,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成为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族罗姓的先民。进入云南的罗姓一支进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成为今泰国人的先民。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罗姓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后被同化,成为南方汉族。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中国历史上人群大迁移的时期。北方的战乱和民众的迁移,中原百姓中融入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罗姓中也流入了外族人的基因。主要的事件有: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破多罗、叱罗、西域斛瑟罗等氏族集体改为罗姓,随后唐朝时西域曹国人、天竺人进入中国后使用汉姓罗氏,宋朝西夏国党项族也有罗姓,清朝满洲八旗姓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爱新觉罗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罗。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的汉族罗姓。
三、历史上罗姓的分布和迁移:先秦时期,罗氏一直活动在湖北、河南、甘肃地区。到楚文王时,罗姓族人向南进入湖南的汨罗县。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到江西南昌地区,一直到宋朝,罗姓在江西发展很繁荣,为江西的大姓。随后罗姓从湖南和江西向南进入两广地区,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云南。到了唐朝以后,尤其在明朝,罗姓已经分布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在广东、福建、四川等地得到了稳足的发展,清初罗姓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罗姓大约有3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44%,排在第52位。江西为罗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罗姓总人口的38.8%,占江西总人口的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安徽、湖南,这四省罗姓占罗姓总人口的70%,其次分布于河南、福建、山西、广西,这四省的罗姓又集中了19%。全国形成了赣皖湘、四川二个中心的罗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罗姓大约有7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0.75%,为明朝第24位姓氏。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罗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600年中罗姓人口总增加率为106%,淨增加了36万。由于罗姓主力早在秦汉时期已迁离北方进入江南地区,中国北方几次战乱对罗姓的伤害相对要轻。江西仍为罗姓第一大省,约占总罗姓人口的29.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四川(10.1%)、湖南(10.1%),这三省罗姓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49%,其次分布于福建、浙江、陜西、广东、甘肃,这五省的罗姓又集中了33%。宋、元、明时期,罗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南方迁移,其中向西北的移民也很明显。全国重新形成了湘赣浙、四川二大块罗姓人口聚集地区。
当代罗姓的人口已达1032万,为全国第20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8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罗姓人口由70万激增到1000余万,达15倍之多。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罗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1000年罗姓人口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广东、湖南三省,大约占罗姓总人口的53%,其次分布于江西、云南、湖北、贵州,这四省又集中了21%。四川居住了罗姓总人口的21%,为罗姓第一大省,占省总人口的2%。全国形成了四川、粤湘闽赣二块高比率的罗姓区域,以及甘肃中西部的北方罗姓集中区域。在近 600年间,罗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华北的回迁已经大于由北向南和东南的迁移,向西、向南的移民成为主流,同时也出现了向西北河西走廊的流动。
四、当代罗姓的分布频率
罗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东部,每平方公里的罗姓人口达到7.8人以上,中心地区高达9人以上。罗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表明:密度最高的(2.6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占图土面积13.3%,罗姓人口大约485万;1.3-2.6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15.1%,罗姓人口大约270万;不足1.3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71.6%,罗姓人口大约277万。
罗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罗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罗姓在长江以南地区是比较常见的姓氏之一。罗姓在云南大部、四川南部、广东东部、甘肃张掖地区,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达最高,在2%以上,尤其在云南南部,有的达到3.6%,这部分高比例的地区的复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4.8%;广东东部、福建南部、台湾北部、江西大部、湖南、广西北部、海南、贵州、四川北部、云南东部,罗姓频率在1-2%之间,其复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8.1%;台湾南部、广西南部、福建北部、浙江南部、江西北部、安徽南部、湖北、河南西部、陜西南部、山西西南、青海东部、甘肃西北、内蒙古东北角,罗姓频率在0.5- 1%之间,其复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5.4%;罗姓在其他地区的频率不足0.5%,其复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61.7%,其中频率0.4%以下的占国土面积54%。
五、血型分布特征:
罗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352万,占34.1%;A型310万,占30%;B型280万,占27.2%;AB型90万,占 8.7%。罗姓总人口1032万。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广东大部、福建南部、四川大部、江西南部、湖南东南、贵州西北、云南北部和中南,约占国土面积 13.3%,罗姓485万,约占总罗姓人口47%。O型174万,A型150万,B型122万,AB型39万。湖南西北、广东西部、贵州西北、广西北部、云南东部、湖北、江西北部、福建北部、浙江大部、安徽南部、陜西南部、甘肃南端和张掖地区,约占国土面积15.1%,罗姓270万,约占总罗姓人口 26.2%。O型91万,A型82万,B型73万,AB型24万。
广西南部、海南、台湾、长江以北的其他地区为罗姓分布较少地区,约占国土面积 71.6%,罗姓277万,约占罗姓总人口15.8%。O型87万,A型78万,B 型85万,AB型27万。另外有一篇「罗氏追本溯源」说罗姓是中国第二十位姓氏,尤其在广东和四川湖南江西地区中最有影响。在当代全国近12亿汉族中,罗姓人群大约占了0.860%即每10000个中国人中姓罗的人至少在86 个,总人口大约在1000万。构成汉族罗姓主要有二大支:熊姓和外族的改姓。
第一支为熊姓罗氏。罗姓出自颛顼之后,祝融氏吴回之孙季连,以羊为图腾的芈部落的首领,芈姓之祖,也为春秋时楚人的先祖。夏朝时,季连的后裔芈部落穴熊氏族已经活动于有熊氏之墟和熊山之间,地区大约在今河南中部的新郑和郾陵一带。罗氏族分自穴熊氏族,以熊为姓,因善于制造罗网,并勤于罗捕飞鸟,而称罗氏族,他们活动于大别山南北的河南罗山和湖北罗田之间,北靠穴熊氏族。这一地区森林茂密,鸟类群集,也是大批候鸟南北迁移的重要的中间地带。直至解放前,这一地区的农民仍保留著围网捕鸟的谋生职业和技术。在夏朝,穴熊部落进入河南北部的楚丘,今滑县东,改称楚部落。商朝初期,楚和罗部落逐渐发展为国。到了两朝后期,商王武丁(公元前1250年一公元前1192年在位)征伐夏朝的残余势力楚、罗、卢等国。迫使楚、罗、卢等向西迁移,楚迁到今陜西渭河流域的荆山,部落改称荆楚,罗人迁移到荆楚北面的甘肃正宁县东的罗山。商朝末,荆楚、罗人追随周武王讨伐商。周武王灭商后分别封楚、罗等国于丹阳、房州。楚氏族越秦岭,沿浙水南下,到达今河南西南的浙川(古丹阳地),罗氏族跟随荆楚向东南跋涉,沿汉水到达湖北西北的房县。此时的罗国是依附于楚国的小国。后来,罗国又东迁到湖北宜城西的罗川城。公元前690年楚武王灭罗国,罗国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也有以熊为氏。罗至少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秋中叶国灭后,罗姓正式使用也有27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主要来自外族的改姓。我国的罗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交流,互有基因的流动。秦汉时,罗姓已经播迁达两广地区,与古越骆族融合,形成当代广西的壮族、毛南族等罗姓的先民。向西进入湘西和湘南,与当地土著混居,形成土家族、瑶族罗姓的先民,再向西进入川东、贵州,成为彝族、布依族、白族等族罗姓的先民。进入云南的罗姓一支进入湄南河下游,建立了罗斛国,成为今泰国人的先民。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罗姓少数民族长期与汉族混居后被同化,成为南方汉族。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北方地区民族大融合和。
中国历史上人群大迁移的时期。北方的战乱和民众的迁移,中原百姓中融人了大量的北方民族的血液,罗姓中也流人了外族人的基因。主要的事件有: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破多罗、叱罗、西域斛瑟罗等氏族集体改为罗姓,随后唐朝时西域曹国人、天竺人进入中国后使用汉姓罗氏,宋朝西夏国党项族也有罗姓,清朝满洲八旗姓萨各达氏、罗佳氏、鄂穆绰氏、爱新觉罗氏等氏族的全部或部分改姓罗。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逐渐同化为北方的汉族罗姓。

虞氏

虞氏
由来姓氏
虞起源地
山西省平陆县的东北之地,河南省虞城县
渊源
我 国的虞姓姓源有两个主要系统,一支是上古圣君虞舜的后裔,一支则是周武王的后裔。第一支虞氏,据《通志氏族略》:「舜有天下,国号为虞,舜子商均封虞,因 以为氏。」出现于距今大约四千两百年前的河南省虞城县地方,当时虞舜把天下禅让给夏禹,夏禹封虞舜之子商均于此地,号为虞国,而商均之子孙「以国为氏」而 姓虞。第二支虞氏,据《姓氏考略》:「周武王克殷,封虞仲于虞,亦为虞氏。」出现于距今三千一百年前周武王取得天下之后,周武王鉴于殷商之亡国主要原因是 由于王室的孤仃无援,就大行封建制度,将兄弟亲戚分封于全国各地,以作为屏藩。其中,周武王的二伯父仲雍之后被封于虞国,也就是现在山西省平陆县东北之 地,仲雍子孙则「以国为氏」而姓虞。

周武王

周武王
周武王(? —约前1043年),西周的创建者,姬姓,名发,諡号武王,西周时代青铜器铭文常合文为珷。是周文王的次子。约前1050年文王死,他继承王位,沿用「受命」年。武王母亲为「太姒」,其正妻为「邑姜」。
文王临死时嘱其早图灭商。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姜尚、周公、召公等人治理国家,周朝日益强盛。受命十年(约前1048年)在盟津(孟津)大会诸侯,前来会盟的诸侯竟有800个。受命十二年(约前1046年),商纣王已把商朝搞得一团糟。武王见时机己到,便联合庸、蜀、羌、髳卢、彭、濮等部族,亲率战车300辆,虎贲3000、甲士45000人,进攻商纣行都朝歌,讨伐腐朽的商朝。两军战于牧野,因商朝奴隶兵阵前倒戈,商军大败,昏庸的纣自焚于「鹿台」,商亡。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

周武王首先追封父亲姫昌为文王和另外作出一系列调整:
1. 将被纣王诛杀的比干改葬,释放被纣王囚禁的箕子。
2. 对其他部族实行大分封:神农氏的后人封于焦,黄帝的后人封于蓟(天津蓟县),尧的后人封于祝(江苏赣榆),舜的后人封于陈(河南淮阳),夏朝的后人封于杞(河南杞县),
3. 由于商朝的实力还在,于是将纣王的儿子武庚安放在商朝的首都殷。
为了包围武庚的地盘,又分封了自己三个弟弟:管叔(姬鲜)于管(河南郑州),姬度于蔡(河南上蔡),霍叔(姬处)于霍(山西霍州),是为三监。
4. 为了加强对已经受周朝的控制下土地管理,对周的元老实行大分封:召公于燕(河南偃师),姜尚于齐(现今山东)。灭商三年后武王逝去,时年四十三岁。由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和太公姜尚辅佐継承人成王。
传统上,周武王,周文王,尧舜禹和商汤一向为后世所尊崇。

姜子牙与筷子

姜子牙与筷子
这一传说流传于四川等地,说的是姜子牙只会直钩钓鱼,其他事一件也不会干,所以十分穷困。他老婆实在无法跟他过苦日子,就想将他害死另嫁他人。
这 天姜子牙钓鱼又两手空空回到家中,老婆说:“你饿了吧?我给你烧好了肉,你快吃吧!”姜子牙确实饿了,就伸手去抓肉。窗外突然飞来一只鸟,啄了他一口。他 疼得“阿呀”一声,肉没吃成,忙去赶鸟。当他第二次去拿肉时,鸟又啄他的手背。姜子牙犯疑了,鸟为什么两次啄我,难道这肉我吃不得?为了试鸟,他第三次去 抓肉,这时鸟又来啄他。姜子牙知道这是一只神鸟,于是装著赶鸟一直追出门去,直追到一个无人的山坡上。神鸟栖在一枝丝竹上,并呢喃鸣唱:“姜子牙呀姜子 牙,吃肉不可用手抓,夹肉就在我脚下…。”姜子牙听了神鸟的指点,忙摘了两根细丝竹回到家中。这时老婆又催他吃肉,姜子牙于是将两根丝竹伸进碗中夹肉,突 然看见丝竹地冒出一股股青烟。姜子牙假装不知放毒之事,对老婆说:“肉怎么会冒烟,难道有毒?”说著,姜子牙夹起肉就向老婆嘴里送。老婆脸都吓白 了,忙逃出门去。
姜子牙明白这丝竹是神鸟送的神竹,任何毒物都能验出来,从此每餐都用两根丝竹进餐。此事传出后,他老婆不但不敢再下毒,而且四邻也纷纷学著用竹枝吃饭。后来效倣的人越来越多,用筷吃饭的习俗也就一代代传了下来。
这个传说显然是崇拜姜子牙的产物,与史料记载也不符。殷纣王时代已出现了象牙筷,姜子牙和殷纣王是同时代的人,既然纣王已经用上象牙筷,那姜子牙的丝竹筷也就谈不上什么发明创造了。不过有一点却是真实的,那就是商代南方以竹为筷。
 —快典网( http://kdd.cc/ )

姜太公的历史地位

姜太公的历史地位      
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勳,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 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这充分说明瞭其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 地位和其思想理论的博大精深。
一、姜太公生平及其出生地之历史考证
姜太公姓姜或吕氏,名望、尚,字子牙,号飞熊,炎帝神农皇帝51世孙,伯夷36世孙。为周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太师,齐王,妻名 申姜,共有13子(丁、壬、年、奇、枋、绍、骆、铭、青、易、尚、其、佐),女邑姜封周武王妃、皇后。西元前1211年,殷朝庚丁八年已酉年八月初三日出 生于今山东省日照市;西元前1072年戊辰年,周康王六年,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陵冢位于陜西省咸阳市周陵乡,距离文王陵1公里;山东省淄博市 临淄姜太公祠内设有衣冠冢。 姜太公半生寒微,择主不遇,飘游不定,但他能动心忍性,观察风云,等待时机,终遇明主,辅佐姬昌,修德振武,以求兴周。周武王伐 纣,太公为军师,牧野大战,灭商盛周,立了首功。周初分封,姜太公被封为齐国君主,他治国有方,创建了泱泱大国,遗风犹存,累世相续,为后来的齐桓公“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五霸之首而奠定了基础。   
关于姜太公的出生地,文献记载不一,主要是东海说和河内说。
《孟子·离娄上》说:“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吕氏春秋·首时》篇说:“太公 望,东夷之士也。”高诱注《吕氏春秋·首时》篇说:“太公望,河内人也。”《后汉书·郡国三》注引《博物记》云:“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 津,其浦今存。”《水经注·汶水》云:“(汶水)又北过淳于县西,故夏后氏之斟灌国也。周武王以封淳于公,号曰淳于国。”《水经注·齐乘》云:“莒州东百 六十里有东吕乡,棘津在瑯邪海曲,太公望所出。”《水经注》引太公庙碑文曰:“太公望,河内汲人。”究竟何说为确,据史籍和当代有关专家的考辨,认为东海 说根据较为确凿。东吕乡当为姜太公出生地。古代吕、莒本为一字,莒为周代国名,即为现在山东省莒县。东吕乡、东吕里在莒城东面,今属山东省日照市。汉张华 《博物志》明确标出:“海曲城有东吕乡东吕里,太公望所出也。”西汉的“海曲’则为现在的“日照”。今人杨伯峻对姜太公里籍作了具体的考辨。他说:“阎若 璩《四书释地续》云:‘后汉瑯邪国海曲县,刘昭引《博物记注》云:太公吕望所出,今有东吕乡。又钓于棘津,其浦今存。又于清河国广川县棘津城,辨其当在瑯 邪海曲,此城殊非。余谓海曲故城,《通典》称在莒县东,则当日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即是其家。汉崔瑗、晋卢无忌立《齐太公碑》以为汲县人者,误。”(《孟子 译注·离娄上》)所论有据、甚确。就是说,姜太公的出生地当今山东省东部黄海之滨的日照、莒县一带,亦正是司马迁所说的“东海上人’之义。据齐国国都,当 今的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史记记载姜太公出生地为现今日照市。据姜太公分支后裔卢氏宗亲世界研究会(含南韩等国外卢氏)史记记载,姜太公出生地为山东日照 市。当今中国研究姜太公的最高权威之一,中国国防大学著名教授,姜太公后裔姜国柱先生,经多年研究考证,确认姜太公出生地为山东省日照市。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四千年前,日照市两城镇(距市区十八公里),是亚洲最大的城市。这是美国考古专家组同山东大学在实地联合考察半年之久得出的结论。作为一代伟人姜太公出生在这样的文化发达地区,应更合乎情理。经综合考证分析认为,姜太公出生地应为山东省日照市。
二、姜太公的历史地位   
姜太公一生坎坷多磨而又轰轰烈烈、神秘莫测,确实称得上是奇人、奇事、奇男子。综观太公一生的建树,无论从军事、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都有卓越贡献,其中尤以军事最著,所乙太史公言“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称得上兵家之鼻祖,军事之渊薮。   
姜太公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国文艺舞台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还是中国神坛上一位居众神之上的神主。作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为“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的护佑神灵。   
周朝从古公亶父起,就盼望能得到一个圣人……一位武能安邦、文能治国的贤才,来辅助周国实现灭殷兴周的任务,所以名太公为“太公望”, 到武王执政时,又以“师尚父”相称,尊宠权贵无以复加。文王所命太公之“师”即“太师”,是西周王朝“三公”中的最高长官,既主军,也问政。时有“天下三 分,其二归周者,太公之谋计居多”之言,足见太公在周朝中的地位之重。   姜太公是一位满腹韬略的贤臣和非凡的政治、军事家,一直受历代统治者崇尚,这在《诗经》等唐朝以前的许多史料及文学作品中颂文颇多。   
唐太宗即位后,外夷相侵,内患未除,政局动乱,国家面临著百乱待治,百废待兴的情况,为了达到“安人理国”的目的,便自称他是姜太公的 化身,便在磻溪建立太公庙,他用这一举动告诉人们,他要象周文王访贤并重用姜太公那样的贤臣良将,他后来果然得到了一大批治世理国的人才,终于实现了“贞 观之治”。唐玄宗为求国内安宁,需要像姜太公那样披肝沥胆,呕心沥血,忠贞不二的勤勉事主的人才,便于开元十九年(西元731年)敕令天下诸州各建一所太 公庙。并要求以张良配享,在春秋仲秋月上戊日祭祀。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开元二十七年(西元739年)追谥姜太公为 “武成王”,成为中华民族“武”圣人。宋神宗熙宁五年(西元1072年)为抵御外冠入侵,下令要求各军事将领必读《太公兵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说: “周西伯昌之脱羑里,与吕尚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这就确立了姜太公是中华民族创立韬略理论开山 祖的地位。

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汉武帝初年的墓葬发掘出的《六韬》残简,来校勘今天存世的各种《六韬》版本和本注,说明瞭《六韬》一 书,在汉武帝以前就流行开了,否定了《六韬》是古人伪托吕尚所著的怀疑,进一步证实了姜太公在军事理论上的著述是真实的。他在军事理论方面,在政治、经济 斗争的策略思想方面,都为子孙后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富的遗产,人们称他是兵家权谋思想的始祖是当之无愧的!   
中国古代的兵论、兵法、兵书、战策、战术等一整套的军事理论学说,就其最早发端、形成体系、构成学说来说,都始自齐国,源自太公, 所以说太公为兵家宗师、齐国兵圣、中国武祖是当之无愧的。可以说,没有太公理论及其所建立的齐国兵家,则不会有如此博大精深、智谋高超、理论完整、源远流 长、绵延不断、影响巨大的中国兵学理论学说。今天,我们在研究中国古代的治国方略、用兵之道时,不能不重视太公的杰出贡献、思想价值。中国古今著名的军事 家孙武、鬼谷子、黄石公、诸葛亮等都学习吸收了太公《六韬》的精华,太公的文韬武略被当今世界上的政治、经济、管理、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所借鉴。   
太公治国,确立了“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治国方针,在齐国数百年的发展史上,代代相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确立了齐文化的历史地位。   
太公已去世3000余年了,人民处于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丰功伟绩,以朴实的感情编造出他的很多神话故事歌颂他。说他曾在昆明山 学道,后奉师命下山助周灭商,灭商之后又奉师命发榜封神。这在《太平御览》和《封神记》等书上逐步把他神化了。到了明代许仲琳为崇敬太公无法形容时便以神 面化之编著了一部《封神演义》,把他说成是管天下所有神的神了,太公的神奇和威严,成为驱邪扶正的偶像了。这些虽然超出了历史的真实,但却反映出姜太公在 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三、姜太公思想   
吕尚(姜太公)的文治武略影响深远。他不仅是开创西周的功臣,而且辅佐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朝之元老,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他的思想、理论、实践博大精深。   
1、韬略鼻祖,千古武圣   
姜太公作为中国韬略鼻祖、千古武圣,其文韬武略、经国治军,理民化俗之论、之策、之术,都为后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为华夏民族所称颂、傚法。   “兵圣”孙武及其《孙子兵法》饮誉中外,堪称兵法之集大成者,其军事思想亦不乏借鉴太公谋略之处。举例说明:如《孙子兵法·虚实篇》有 “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之句,而以反映姜太公军事思想的《六韬》论著中《文韬·兵道》记载即有“兵胜之术,密察敌人之机而速乘其利,复疾击其不意”之 句;《孙子兵法·计篇》中“将者,智、信、仁、勇、严也”与《六韬·龙韬·论将》中“将有五材十过”,“五材者,勇、智、仁、信、忠也”相近;《孙子兵法 ·计篇》称“兵者,国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国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而《六韬·龙韬·论将》亦言“故 兵者,国之大事,存亡之道,命在于将。将者,国之辅,先王之所重也。”等等。   
有关姜太公军事思想的著作有《六韬》、《阴符经》、《太公兵法》、《太公金匮》等,但现存甚少。其军事韬略、战争谋略、战法战术、 军队建设、战争准备等思想的高明、深邃、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全面性、创造性、开拓性,他不是单纯地就军事而论军事,而是从哲人智慧的高度,以聪明政治家 的眼光,将政治与军事、治国与理军紧密地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加以论述。这就使他的军事韬略、谋略颇具全面性、深刻性、精辟性,因而为历代的哲学家、政治 家、军事家所推重,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六韬》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军事著作,在宋代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武学教本,成为武将们必读的兵书。二千 多年来,《六韬》与其他“武经”一样,从先秦至现代,不断有人注释、讲解、校勘、阐扬,挖掘其思想宏旨奥义,吸取其思想精华,经久不衰,至今愈盛,充分展 现了其光辉的思想价值和不朽的生命力。我们应当珍惜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使之在新时代更加辉煌。
2、权谋思想
《六韬·文韬·文师》最后有一段姜太公的话:“太公曰: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这是太公“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灭 商兴周的最大的也是最根本的权谋思想。因为,最大的权谋莫过于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奇取和建立国家政权是军事谋略的根本。这一思想,除《文师》外,在《发 启》、《文启》、《顺启》等篇中也都反复论述这个道理。太公被封齐,建立齐国之后,推行的根本方针也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的思想。可 以看出,姜太公认为,人的本性是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给予人以生利的是道义,能行仁义道德者,则能使天下人归服。因此,国君应当以天下之利为利,以 天下之害为害,以天下之乐为乐,以天下之生为务。只有以仁义道德为天下兴利除害,使天下人与之共利害,同生死,共忧患,共苦乐,这样便可以收揽、固结民 心,使万民归心、欢心。基于这种认识,《六韬》强调国君要行仁修德,泽及百姓,不可暴民、虐民,为已而害民,。只有这样,人民才能与国君同舟共济,拥戴国 君。本思想亦在齐国的实践中贯彻、实现了这一思想。这是其他所有军事谋略家所没有的。可见,《六韬》一书的上述内容,与姜太公的军事谋略思想相符。   3、爱民思想
爱民之道,就是以仁义之道,修德惠民,使民和服。如太公所言:“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合,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 顺者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无疑,天下和服。”就是说,要尊重民意,敬爱民众,聚合宗亲,行仁举义,就会受到民众的拥护爱戴,这样使天下和服,就可 以守土、固国而王天下。因此,威服天下者,不必专任武力,不可横暴百姓,而要以仁义为本,修德禁暴。这就是姜太公和《六韬》重视文韬而不轻武略,把经国与 治军作为整体而论的高明之处。他治国安民用仁道,施仁政,重教化,因民俗,顺民情。这就充分表现了姜太公治政的出发点和归宿地都是为了爱民。《六韬·文韬 ·国务》云:“太公曰:‘利而无害,成而无败,生而无杀,与而无夺,反而无苦,喜而无怒。’”从上我们不难看出,“爱民”思想之深,在先秦军事、政治和诸 侯君中,也只有姜太公才有如此深刻“爱民”思想。而且,也是由姜太公在齐立国之后,真正把“爱民”思想贯彻到建国的实践当中去,这就是齐国的富民政策。
4、顺民思想
姜太公深知“民为邦本,民固国兴”的道理,有民则有国,无民则何国可言。因此,他力倡以民为本,仁政顺民的思想。顺民就是“重民”、“贵民”。如果国君、 人臣和各级官吏,不以民为本,以民事为务,而敲剥、残害民众,就会使民众离心离德,离之而去,叛之而反。姜太公通过自己长期生活在民众中的亲自实历,不断 观察,精心研究,对于民为贵、民为本的思想有深刻的认识,并树立了牢固的民本意识,所以他在出山之前和立国治国之中,都始终坚持以民为本,实行仁政,收服 民心,使万民归心。对如何安静、安定天下,姜太公指出:天有其自己的运行规律,民众有其自己的日常生活事业。君主能与民众共同安生,天下就安静,民众就安 定了。最好的政治是因民俗、顺民心进行治理,其次是宣传教化,感代民众。民众被教化、受感化,就会服从政令,所以说天道无为而能生长万物、成就万物,民众 无需给予而能自己富庶,这就是对人治理天下的高尚道德,亦是无为而无所不为的根本道理所在。   
5、举贤思想
《六韬·文韬》中《上贤》、《举贤》两篇,集中表现了姜太公的重贤、上贤、选贤、举贤的圣贤治国论及其思想内容。所谓“上贤”,就是尊重、崇尚有道德、有 才能的人。尊贤尚功是姜太公“国本”的主要内容之一。姜太公认为,作为君主治理国家,必须尊崇德才兼备的贤人,抑制无才无德的庸人;任用忠实诚信的人,除 去奸诈虚伪的人;严禁暴乱的行为,禁止奢侈的风俗,因此,明君用人应当警惕六种坏事、七种坏人。六种坏事的危害是:“伤王之德”、“伤王之化”、“伤王之 权”、“伤王之威”、“伤功劳之臣”、“伤庶人之业”。对七种坏人,绝对不可信用,即“勿使为将”、“勿与谋”、“勿近”、“勿宠”、“勿使”、“禁 之”、“止之”。这就堵死了坏人干坏事、危国家、害民众的路径。
姜太公指出,要根据各级官吏的职能分工的要求条件来选取贤能,再依据各官职应具备的条件来考核官吏,鉴别其才智的高下,考核其能力 的强弱,评定其政绩的优劣,使之名实相当。因此必须坚持选用贤才、任用贤才的标准。关于选拔任用贤才的标准,姜太公提出了“六守”,即六条标准:仁、义、 忠、信、勇、谋,具备这六个标准的则为贤人。姜太公还认为,国属上贤、举贤,旨在任贤、用贤,如果上贤、举贤而不任贤、用贤,亦只是有举贤之名而无用贤之 实,这种停留在名义上的上贤、举贤,是不会获其功而救其乱的,相反则会使世愈乱,以至造成国家的危亡,所以要上贤、举贤、任贤、用贤,做到实当其名,名当 其实,名实相符。   
《六韬·文韬·上贤》云:“太公曰:‘得贤将者兵强国昌,不得贤将者,兵弱国亡。’”举贤思想,在姜太公建立齐国之后,又正式列入建国方针之一,即“举贤而上功”。   
6、六守三宝
姜太公的理财富国、富民足民的发展经济的思想主张是全面而周到、精辟而深刻的。《六韬·文韬·六守》载:太公曰:“人君有六守三宝。”六守:仁、义、忠、 信、勇、谋。三宝: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无乱其乡,无乱其族。臣无富于 君,都无大于国。六守长则群昌;三宝完则国安。这三宝在齐立国之后,也是列入建国方针之一,即“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农工商同时发展,重点又是发展 工商业,因而,后来的齐国才发展或为一个民富、国强的大国。
姜太公在“三宝并重”“本末并利”、“上下俱足”、广开财源的基础上,提出了他的货币政策,确保财货正常流通、赋税正常缴纳,促进 经济发展、市场繁荣,这种开源节流的经济、货币政策,实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上策。姜太公深知,农、工、商三业对国计民生的重要意义。国无农无食不稳,国无工 无器不富,国无商无货不活,故要农、工、商并重,协调发展,使人民有业可从,衣食饱暖,器具足用,财货流通,财政充裕。姜太公的“三宝”思想,不仅是周朝 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而且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政治、物质基础。此发展经济的指导思想,延续至当今世界。   
7、九府圜法   
姜太公的货币政策,主要是他制定的九府圜法。所谓“九府圜法”,颜师古《注》云:“《周官》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天府、职 内、职金、职币皆掌财币之官,故云九府。圜谓均而通也。”姜太公所建立的“九府圜法”,是用行政手段保证财货的均衡流通和合理出入,使钱币与布帛不断流 通,聚散适宜,无积滞,无匮乏。国以之富,民以之足。   
“九府”是“掌财币之官”。查《周礼》的“九府”之职能,就在于“通货币,易有无”。   姜太公的财政经济政策和金融管理制度,不仅为周朝的经济管理、经济监督、赋税收纳、货物保藏等建立了完整、严密的管理体系、管理制度, 而且为齐国的强大,为齐桓公和管仲的“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业奠定了基础。姜太公的生财之道,理财之策,即开源节流之制,是富民强国之道,为万世治国 兴邦之正道,万事不易之治道,故为万世法。
四、千秋功业,后人称赞   
姜太公的道德功业,为后人所推崇、称颂。有人把他由人变为神,列入神仙之首,说他能呼风唤雨、使神役鬼;有人把他尊为“兵家鼻祖”;齐 人称他为“天齐至尊”等等。历代文人墨客、哲人智士、兵家武士,都在诗词文论、兵书战策中,抒发情怀,称赞有加。他们或观太公留下的历史遗迹而抒发已志, 或乙太公事迹为据而引申已论,颂扬其功。   
在《诗经·大明》中写道:   
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在诸多赞诗中,对姜太公一生功绩给予高度概括、评价的要算《封神演义》的作者许仲琳的《姜元帅赞》:   

六韬留下成王业,妙算玄机不可穷。   
出将入相千秋业,伐罪吊民万古功。   
运筹帷幄欺风后,燮理阴阳压老彭。   
亙古军师为第一,声名直并泰山隆。   


对姜太公一生的千秋功业,不仅诗词歌颂,而且经史文论,多有盛赞。  
 对姜太公人们不仅重视他的著作和智慧的价值,还十分尊崇他高尚的人格和不懈奋斗的精神,怀念他对正义,对文明的孜孜追求;困难,他不退 却,不屈辱,不低头;饥饿,也不理会;沉沦,他不屈服;年高,他不服老,而对自已的理想、信念和追求毫不动摇。是有志不嫌年高,大器晚成“使老者奋”的典 范。他永远是中华儿女的自豪和骄傲。   
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延绵不断的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齐鲁文化是主要来源,集中代表了炎黄这一思想体系的传统文明。在远古时 代,炎帝、黄帝为首的两个部落,已开始结合。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已融合成为一个民族。在周初,代表这两个部族的两个伟大历史人物,一个是封于齐国的炎帝 后裔姜太公,一个是封于鲁国的黄帝后裔周公旦。我们说,假如没有周公的文韬和姜太公的武略,作为“小邦周”是很难战胜“大国殷”的,即使是战胜了,也难以 巩固,并创造出那样灿烂辉煌的周代文明。现在我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研究姜太公的思想,正确评价姜太公的功业,对于深入研究探讨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尤 其占其主流的齐鲁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姜子牙的几个故事谈起

从姜子牙的几个故事谈起 《封神演义》的故事在大陆是家喻户晓。姜子牙作为故事中的核心人物,自然是大家所关注的。虽然,看故事的人,各有见解,但如果对中国五千年的传统 文化──神传文化──有所了解,那么姜子牙一些看似有趣的行为,就不是简单的玩笑了,当能有所体会其涵义,而不至于用今日庸俗之心理牵强附会甚至歪解了。 笔者在此谈谈个人对姜子牙几个故事的浅见,并借以一窥中国传统文化的修炼内涵。 为甚么会有姜子牙封神 封神是件大事,天大的事,是天命所至,无数因缘综合而成,绝非哪个神仙心血来潮而起。封神这件事情其实是千载难逢的。按《封神演义》第十五回交代: 此时成汤合灭,周室当兴;又逢神仙犯戒,元始封神,姜子牙享将相之福,恰逢其数,非是偶然。 这里,“成汤合灭,周室当兴”,怎么理解?大家从《封神演义》中看到纣王那些残暴无耻的行为,有谁还认为这样的皇帝、朝廷还应该继续存在 呢?所以“合灭”,来自于纣王自身,老天爷不允许他再这样祸害人间了,纣王把老祖宗的基业都毁了。 在这里,“天命”和常人社会的表现完全结合在一起了,是 一体的。所以,中国古代讲的“天人合一”,实在是有太多的奥秘在里面。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半神文化”。而“周室当兴”,是说周文王“以德配天”,周文王的 仁德《封神演义》中说的很多,自然就要“王”天下了。“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有了“德”,大的可以“王天下”,差一点的,也可以(如 姜子牙)“享将相之福”,如果无德,就是帝王也要亡国的。 这里还有个问题:“神仙犯戒”。原来神仙把握不好也会犯戒,打下红尘来啊。在《西游记》里也有这样的描述,比如:沙僧、猪八戒都曾是天将,犯了错误掉到人间来了。 对修道成仙是有严格要求的。如果修不成正果,终究还要在人世间轮回。在《封神演义》九十九回里,姜子牙在开始封神前,开读的玉虚宫元始天尊诰敕里,是这么说的: 呜呼!仙凡路迥,非厚培根行岂能通;神鬼途分,岂谄媚奸邪所觊窃。纵服气炼形于岛屿,未曾斩却三尸,终归五百年后之劫;总抱真守一于玄关, 若未超脱阳神,难赴三千瑶池之约。 故尔等虽闻至道,未证菩提。有心自修持,贪癡未脱;有身已入圣,嗔怒难除。须至往愆累积,劫运相寻。 姜子牙为甚么要下山封神 姜子牙本是元始天尊的弟子,三十二岁上山,修了四十年,人间富贵于他早如浮云飘过了,他根本就不愿意下山封神(不像那个申公豹),他是一心 想得道成仙的;只可惜根基尚浅,仙道难成,只能把这几十年的修炼功夫,换成人间的赫赫功名,如此罢了。 他下山,实在是他师父元始天尊的安排。其中原由, 《封神演义》第十五回交代的清清楚楚,且看: ……天尊曰:“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 修行四十年之功。 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子牙哀告曰:“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 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天尊曰:“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子牙恋恋难舍。…… 如此看来,在历史上,一人能够修成得道,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是其它条件皆备,如果欠缺上好根基,也难成功。 申公豹为甚么要跟姜子牙捣乱 申公豹是姜子牙的师弟,能做元始天尊的弟子根基应该不会太差,如果坚心修炼,即使不能成仙,也会积累大德,自有好去处。但申公豹对红尘富贵 难以忘怀,对姜子牙下山封神妒忌不已,就已经走入邪道了。既然邪念丛生,申公豹自然也就丧失了作为一个修道人的智慧,当然难以洞察元始天尊如此安排的缘 由,却只在心里怪师父偏心,实在是愚昧之至。到最后,丧心病狂,违反了自己的诺言,死于非命,以身堵北海眼了。 妒忌心对修炼人是危害极大的,必须要去。在《封神演义》里,申公豹的妒忌心就极其强烈。 例如,他对姜子牙说:“你说成汤旺气已尽,我如今下山,保成汤,扶纣王。子牙,你要扶周,我和你掣肘。”……申公豹怒色曰:“姜子牙!料你保周,你有多大本领,道行不过四十年而已。你且听我道来。……” 申公豹的教训实在惨痛。 一个修炼人如果不能保持正念,走上邪路,就会害人害己。而当今之世的犹大,如果还不清醒过来,弥补自己造成的损失,下场会比申公豹更加悲惨。不可不察 姜子牙为甚么有那么多灾难 姜子牙的灾难,有些是安排好的,但也有很多灾难是自己没把握好招来的。在《封神演义》第十五回里,元始天尊对姜子牙说: “此一去,但凡有叫你的,不可应他。若是应他,有三十六路征伐你。东海还有一人等你,务要小心。你去吧。” 道兄南极仙翁也叮嘱了他。可是姜子牙人心太重,没有完全听从师父的话,结果还是应了叫他的人,果真招来了三十六路征伐。且看书中描述: 子牙捧定“封神榜”,往前行至麒麟崖,才驾土遁,脑后有人叫:“姜子牙!”子牙曰:“当真有人叫。不可应他。”后边又叫:“子牙公!”也不 应。又叫:“姜丞相!”也不应。连声叫三五次,见子牙不应,那人大叫曰:“姜尚,你忒薄情而忘旧也!你今就做丞相,位极人臣,独不思在玉虚宫与你学道四十 年,今日连呼你数次,应也不应!”子牙听得如此言语,只得回头看时,见一道人。…… 姜子牙为甚么开始不应最后应了呢?是最后那段话打动了他,他动了故人之情,一个共同修炼四十年的道友在叫你呢,你应还是不应?姜子牙在这个问题上没把握住,结果惹下大祸。 这还没完。姜子牙接著又被“小幻术”迷惑,差点要烧封神榜,闯下天大之祸。 且看书中描述: 申公豹曰:“姜子牙,你不过五行之术,倒海移山而已,你怎比得我。似我,将首级取将下来,往空中一掷,遍游千万里,红云托接,复入颈项上, 依旧还元返本,又复能言。似此等道术,不枉学道一场。你有何能,敢保周灭纣!你依我烧了‘封神榜’,同吾往朝歌,亦不失丞相之位。”子牙被申公豹所惑,暗 想:“人的头乃六阳之首,刎将下来,游千万里,复入颈项上,还能复旧,有这样的法术,自是稀罕。”乃曰:“兄弟,你把头取下来。果能如此起在空中,复能依 旧,我便把‘封神榜’烧了,同你往朝歌去。”申公豹曰:“不可失信!”子牙曰:“大丈夫一言既出,重若泰山,岂有失信之理。”…… 如果不是南极仙翁帮忙,姜子牙真要被申公豹所惑,那可“怎么了”? 这仍然没完。在道兄南极仙翁点出了申公豹的祸心后,姜子牙又以小人之仁请求道兄南极仙翁放过申公豹。姜子牙还是没有看透申公豹。为甚么没看明白?还是人心。且看书中描述 仙翁指子牙曰:“……我故叫白鹤童化一只仙鹤,衔了他的头往南海去,过了一时三刻,死了这孽障,你才无患。”子牙曰:“道兄,你既知道,可 以饶了他罢。道心无处不慈悲,怜恤他多年道行,数载功夫,丹成九转,龙交虎成,真为可惜!”南极仙翁曰:“你饶了他;他不饶你。那时三十六路兵来伐你,莫 要懊悔!”子牙就说:“后面有兵来伐我,我怎肯忘了慈悲,先行不仁不义。”……申公豹惭愧,不敢回言,上了白额虎,指子牙道:“你去!我叫你西岐顷刻成血 海,白骨积如山!”申公豹恨恨而去。 所以,对于一个修炼人,任何一颗人心没去,都是危险的,如果肩负著重大使命,那可能带来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的。 姜子牙怎样钓鱼 当日姜尚西走至岐州南四十里地、虢县南十里、有渭水河岸有□溪之水。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武王伐纣平话》) 后人都知道“姜太公钓──愿者上钩”这个成语,却忽略了姜子牙钓鱼的方式,以为是个玩笑话。其实这个钓鱼方式里面大有奥秘:姜子牙是个修道 人,修道人不能杀生,所以姜子牙要“直钩”、“不用香饵之食”;至于“离水面三尺”,那是给常人看的,要大家知道他的与众不同,好引文王来。 姜子牙虽然被师父安排下山封神,但他对修道之事始终不能忘怀,所以时刻还是以修道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书中多有描述。比如对夫妻之事,在《封神演义》第十五回里,这样写道: 话说子牙成亲之后,终日思慕昆仑,只虑大道不成,心中不悦,那里有心情与马氏暮乐朝欢。 一个修炼人,在常人社会中,如果一旦放松自己,纵情享受,那么就毁于一旦了。不可不慎! 修煉者深受常人社會敬仰 中國近代以前,社會上對修煉人是非常尊崇的。比如《水滸》中,魯提轄殺了人,為躲避刑罰,就出家當了和尚,官府也就不追究了,因為人都“出 家”了,官府只能管常人的事情。在《封神演義》最後一回裏,當大功告成武王分封天下之際,李靖等七個修道人雖曾立下汗馬功勞,卻不要富貴,對武王說: “臣等原繫山谷野人;奉師法旨下山,克襄劫運,戡定禍亂。今已太平,臣等理宜歸山,以得師命。凡紅塵富貴、功名、爵祿,亦非臣等所甘心者也。今日特拜辭皇上。望陛下敕臣等歸山,真莫大之洪恩也。” 修炼者深受常人社会敬仰 中国近代以前,社会上对修炼人是非常尊崇的。比如《水浒》中,鲁提辖杀了人,为躲避刑罚,就出家当了和尚,官府也就不追究了,因为人都“出 家”了,官府只能管常人的事情。在《封神演义》最后一回里,当大功告成武王分封天下之际,李靖等七个修道人虽曾立下汗马功劳,却不要富贵,对武王说: “臣等原系山谷野人;奉师法旨下山,克襄劫运,戡定祸乱。今已太平,臣等理宜归山,以得师命。凡红尘富贵、功名、爵禄,亦非臣等所甘心者也。今日特拜辞皇上。望陛下敕臣等归山,真莫大之洪恩也。” 武王无奈,于是率百官亲至南郊饯别,请看这个细节: 李靖等复上前叩谢曰:“臣等有何德能,敢劳陛下御驾亲临赐宴,使臣等不胜感激!”武王用手挽住,慰之曰:“今日卿等归山,乃方外神仙,朕与卿已无君臣之属,卿等幸毋过谦……” 武王以天子之尊,与李靖等修道人也是平等相待,过去的君臣之属也已经过去了。 这个细节真实的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事实:修炼人不受常人社会的管辖(当然不是说修炼人可以破坏常人社会的正常道德和管理),从天子到庶民对修炼人都是非常景仰的。

周 吕尚

周 吕尚 姜姓,也叫姜尚,字牙,东海人,据说是炎帝的后代。学问渊博,曾在商纣手下做事,关于他如何成为周臣,有几种传说,但几乎一致的说法是﹕直到他年老才在垂钓巧遇周文王,周文王和他交谈,发现他见识非凡,非常兴奋地说﹕「当初我的太公曾经说过一定会有圣人到周地,周将靠他而兴旺。您就是这位圣人吗 ? 吾家盼望您很久了 !」于是称他为「太公望」,立姜尚为国师。 周文王的得吕尚的辅佐后,更为积德行善,招徕士人,讲究信誉,和悦百姓,在诸侯中声望更高。并向外征讨。首先征讨了西方的犬戎,密须(甘肃宁台)和黎国等。 周文王问吕太公如何才能得天下 ? 吕太公回答说﹕「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人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无道之国,国库富裕,这叫做上溢而下漏。」文王说﹕「你说得太好了。」马上打开仓库,拿出钱粮赈济穷人。周国的事业日益兴盛,势力更加扩张,天下的土地已是三分有其二了。 后文王逝世,武王继位,以吕尚为师(尊称为师尚父),周公旦为辅,毕公等为主要助手,继续文王的事业,在吕尚的辅佐下在盟津会诸侯,商讨纣王,在牧野和纣王的军队会战,太公带头挑战,纣王大败,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王朝。 在周武王登基的第三天,太公向周武王讲述了《丹书》中以仁爱治国的话,然后就被武王封到齐国。周成王时吕太公协助周公平定武庚的叛乱。成王下令齐国可以对有罪的诸侯进行征伐,齐国逐成为诸侯中的强国,吕太公治国赏罚分明,又努力发展渔业,盐业和手工业,使齐国成为诸侯中的富国。传说吕太公去世时百余岁,葬在稿京。 伊尹辅商,吕尚辅周,都是开国元勳,位及人臣,功业卓著,所以后世把他们成为「伊吕」。

姜子牙

姜子牙 姜尚,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吕望」。其先祖本姓姜氏,虞夏之际辅佐禹平水土有功,有人被封在吕,有人被封在申,到夏商之时,申、吕两地的后裔,从其封地为姓,故曰吕尚。周文王去世后,周武王也尊称他为「尚父」。 姜子牙是东海上人士(现今河南许昌,另一说法是安徽临泉姜寨)。 姜子牙在商朝时当过小官,商末民不聊生,纣王暴政年年,姜子牙辞官离开商都朝歌,隐居于蟠溪峡。并在磁泉边以长杆、短线、直勾、背身而钓的奇妙方式去钓鱼。 静待多年,最后感动了求贤心切的周文王,姜子牙隐居10年,当他83岁时,周文王再度到访,在文王诚意请求下,姜子牙被拜为师,辅佐文王。因为周文王曾对姜子牙说:「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后人尊称姜子牙为姜太公、太公望。 姜子牙老年得志,为周文王、周武王修文练武、励精图治,并策划推翻商纣的暴政。文王病重,托孤姜子牙,武王姬发仍以姜尚为师。最后在公元前1046年率兵三万,大败商军于牧野,为武王奠定周朝。因姜子牙辅佐武王灭商有功,被分封于齐(现今山东),是齐国的始祖。諡号为齐太公。 又有一说,姜太公是一个部落酋长,周王国起兵后赞助武王伐纣。平纣后,捕捉妲己并欲将之斩首,但当时的几个刽子手,见到她过于美貌,不忍下手,于是最后吕尚亲自斩杀,为了不忍美貌,于是把自己眼睛遮住执行。 姜太公由于小说与民间传说的风行,被许多人奉为神明,有时会以色纸,上书「姜太公至此」贴于家门等处,以求避邪消灾。 小说中的姜子牙 背景 师父:元始天尊 同门:阐教十二上仙、燃灯道人、云中子、申公豹 师侄:黄天化、李靖、金咤、木咤、哪咤、杨戬、雷震子、韩毒龙、薛恶虎、土行孙、韦护、杨任 徒弟:武吉、龙须虎 义兄:宋异人 妻子:马氏(在姜子牙去西歧前和他离婚) 章回小说《封神演义》里的姜子牙是阐教教主元始天尊的徒弟,三十二岁上昆仑山玉虚宫学道,七十二岁奉命下山帮助西歧,娶了六十八岁的妻子马氏,又先后做过笊篱、面粉、饭馆等生意,却都不顺利。 后来作相命师时,看出一名妇人为玉石琵琶精所变,因而抓住她不放,甚至用砚台打她。亚相比干经过,问明事情原委,又带姜子牙去见纣王。姜子牙在纣王面前用三昧真火将那琵琶精烧出原形,纣王封他为妲己为了给玉石琵琶精报仇,要纣王命姜子牙建鹿台,姜子牙斥责纣王,纣王下令杀之,姜子牙借水遁逃走。回家后,姜子牙向马氏提出去西歧的事,马氏要和他离婚。于是,姜子牙一个人去西歧。 一日在渭水边钓鱼时算定卖柴维生的武吉进城会打死人,又在武吉过失杀人之后收其为徒弟,并念咒帮助他躲过西伯姬昌的追捕。姬昌后来见过武吉,得知他得了姜子牙的帮助才成功逃脱,遂听从上大夫散宜生的建议,请姜子牙来帮助西歧。 此时的姜子牙已经是位八十老翁了。姬昌逝世之后,二儿子姬发继承其位成为西伯侯。姜子牙奉命回玉虚宫领取封神榜,在灭掉商朝之后封榜上有名的人为神。元始天尊嘱咐他下山时无论谁叫他,绝对不可理会。 然而禁不住师弟申公豹一再叫唤,姜子牙终于回头。申公豹向姜子牙打赌自己可以割下头颅,环绕世界一周后再回到脖子上。如果他成功,姜子牙就必须烧掉封神榜,并转而帮助纣王。南极仙翁知道申公豹会鼓动三十六路兵马来打姜子牙,及时派白鹤童子变成仙鹤叼走申公豹的头颅,姜子牙求他饶了申公豹,就算申公豹派这许多军队也绝不后悔。果然,申公豹后来成了姜子牙东征的一大阻力。 姜子牙曾遭遇几次大难,有时几乎丢了性命。在攻打张桂芳时被王魔用劈天珠打下四不像而死,文殊广法天尊用丹药将他救活。「十绝阵」中主持「落魂阵」的姚天君拜出了他的魂魄,只剩一魂一魄飘飘荡荡。这次一共合了南极仙翁、赤精子和老子三人的力量和宝物才救回姜子牙。姜子牙单枪匹马入「瘟癀阵」,遭遇长达一百二十天的灾难,全仗著玉虚宫的杏黄旗才得以倖免于瘟癀伞上的瘟毒,被杨任救出。 在小说中,妲己之死大致与前文相符,但是姜子牙最后是以陆压所赠之飞刀将她杀死。

周文王请姜子牙


渭水聘贤是周文王访觅姜太公的故事。名间传说文王原本是派儿子姬发前去礼请将太公,姬发来到渭水边,只见姜太公手拿鱼竿,口中念念有词:「钓钓钓,钓钓钓,大鱼不到小鱼到,来个虾米瞎胡闹。」姬发知道言中有意,回去禀告父王,文王一听,马上乘轿亲自去聘请姜太公出山辅佐周室。  姜太公见文王果真亲自出马,心中倒也高兴,就笑著说:「大王若真有诚意,就请扶我上轿,并亲自拉我进京。」文王爱才如命,一口答应,小心翼翼的扶太公上轿,亲自拉了起来。可怜的文王一向高高在上,何时这样累过,没多久就汗流浃背,一屁股坐在地上。姜太公说:「再拉我一程吧!」文王爬了起来,拼命拉了几步,喘著气说:「我真的不行了!」这时姜太公伸出手指一算:「你一共拉了我八百零八步,我保你周室江山八百零八年!」文王一听,赶紧再拉,姜太公说:「来不及了,说破就不灵了!」文王虽然也觉得可惜,也只能徒叹奈何!

周文王



周文王(约前1099年—约前1050年在位),商末周部落首领。姓姬名昌,季历之子。商纣时为西伯侯,故亦称「伯昌」。任用「太颠」、「散宜生」等能人,施行裕民政策,国力日盛,却为纣所忌,囚之于羑里,后献「有莘氏之女」、「骊戎之文马」等宝物及疏通朝臣始得获释。他曾解决虞、芮两国的争端,出兵进攻犬戎、密须、黎国、邗,又击灭崇国,修建都城丰邑,并扩充势力到长江、汉水、汝水等流域,作灭商准备;文王43年,改元「受命」。在位50年,传说其晚年已取得「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正妃太姒为其生十子:依次为伯邑考、武王发、管叔鲜、周公旦、蔡叔度、曹叔振铎、成叔武、霍叔处、康叔封、冉季载。
文王临死时嘱其次子姬发早图灭商。姬发继位后,秉承父志。受命十二年(约前1046年),武王见时机己到,发兵行都朝歌,讨伐纣王。两军战于牧野,商军大败,昏庸的纣自焚于「鹿台」,商亡。
周王朝建立,定都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武王首先追封父亲姫昌为文王。
传说现在通行之《易经》及《后天八卦》(故又名《文王八卦》)皆为文王所著(先天八卦则属于远古河图洛书) 。 传说周文王是黄帝的后裔,世系如下:黄帝轩辕氏——少昊金天氏——蟜极——帝喾高辛氏——后稷(周始祖,西伯)——不窋——鞠——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隃(毁渝)——公非(公卯)——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周太王古公亶父——季历——周文王姬昌。
武则天改国号周时,自称武家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南周始祖文皇帝。

商纣与夏桀

商纣与夏桀 历史走过了夏朝,走入了殷商。关于商朝历史,早期其历史同夏代一样,主要靠《尚书》、《史记》等后代典籍来了解,缺乏当时的文字证明。但是殷墟遗址的发掘 特别是甲骨文的发现,使商代历史“信而有证”,故商朝被视为中国信史之开端。这些甲骨文也成为中国最古老的文献记录。在殷墟遗址,除了发掘出殷商的宫殿、 陵墓、作坊、殉坑,以及数量颇多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外,还发掘了不下十六万片的甲骨,上有不同的汉字四千余个,而可辨认的近两千。甲骨上面的刻 辞,内容非常广泛,主要包括祭祀、天时、年成、战争、农事、狩猎等等,还有记载著起居、梦幻等生活琐事的。因此,这些刻辞有助于了解商朝生产和社会生活等 各方面。 商 人是帝喾之子契的后裔,因契辅佐禹治水有功,被舜封于商。夏朝末年,商族逐渐强大。因为夏朝最后的王夏桀暴虐、荒淫无道,引起天下百姓不满,诸侯也纷纷背 叛。商汤看到伐桀的时机已经成熟,乃以“天命”为号召,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要求大家共同灭夏,以执行上天的意志。在伊尹的辅佐下,鸣条一战,夏桀 兵败逃至南巢,夏王朝因此而被灭亡。三千诸侯归顺商汤,商朝正式建立,并定都于亳(bo,伯),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周易•革》中认为商汤伐桀灭 夏“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史记》记载,从成汤建国到商纣亡国,共传国十七世、三十代,前后共六百余年。大约在 公元前13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所以后来又将商称之为殷,或称商殷,或称殷商。同夏朝一样,一部商朝史再次证明瞭敬顺天命的仁德之君才会使国家强盛, 人民安居乐业;而导致国家衰败甚至亡国的是那些荒淫暴虐、无道的君王,因为他们的所为而自绝于天,而遭上天的抛弃,他们也成为上天谴责的对象。可以说,商 朝是中国历史上贤君比较多的王朝。根据《史记》,商朝在成汤之后,第四代大甲、第九代大戊、第十三代祖乙、第十九代盘庚和第二十二代武丁,都是贤德之君。 他们敬顺天命,以仁德治理天下,因此国运昌盛,人民生活安定,诸侯尽来归服。 殷商的祖先 殷 商的始祖是契,他的母亲叫简狄,是有□(song,松)氏的女儿,帝喾的次妃。相传简狄等三个人到河里去洗澡,看见玄鸟(即凤)掉下一只蛋,简狄就拣来吞 吃了,因而怀孕,生下了契,即所谓“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诗经•商颂•玄鸟》)。契长大成人后,帮助禹治水有功,舜帝便任命契为司徒,让其认真的施行 五伦教育,说:“现在老百姓不相亲相爱,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之间五伦关系不顺。你去担任施行五伦教育,要本著宽厚的原则。”后来,契被封在商 地,赐姓子。契在唐尧、虞舜、夏禹的时代兴起,为百姓做了许多事,功业昭著,百姓们因而得以安定。 契死之后,由儿子昭明继位。传至十一代,由主癸继位。主癸死后,儿子太乙继位。这就是成汤(后称商汤)。 从契到成汤,曾经八次迁都。到成汤时才又定居于亳,这是为了追随先王帝喾,重回故地。成汤为此写了《帝诰》,向帝喾报告迁都的情况。 亳 是商朝前期最重要的都邑。从商朝建立之前,成汤把都邑迁至亳,历经6代11王,大约有150~200年之久,商都一直在亳。在商朝历史上,定都时间最长的 是殷,仅次于殷的则是亳。关于亳都的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说在今河南商丘附近(南亳);一说在今河南偃师二里头(西亳);一说在今山东曹县境(北 亳);另有人认为在今陕西长安县境(杜亳)。 一般从商丘说。殷商的缔造者商汤 *商汤的德行 商 汤在夏朝为方伯(一方诸侯之长),有权征讨邻近的诸侯。葛伯不祭祀鬼神,成汤首先征讨他。商汤说:“我说过这样的话:人照一照水就能看出自己的形貌,看一 看民众就可以知道国家治理得好与不好。”伊尹说:“英明啊!善言听得进去,道德才会进步。治理国家,抚育万民,凡是有德行做好事的人都要任用为朝廷之 官。”商汤对葛伯说:“你们不能敬顺天命,我就要重重的惩罚你们,概不宽赦。”于是写下《汤征》,记载了征葛的情况。 商 汤敬顺天命,祭祀鬼神,而且他能任用贤臣。据说,伊尹是个有才德而不肯做官的隐士,商汤曾派人去请他,前后去了五趟,他才答应归从,并向商汤讲述了远古帝 王及九类君主的所作所为。商汤于是委任他管理国政。伊尹曾经离开商汤到夏桀那里,因为看到夏桀无道,十分憎恶,所以又回到了商都亳,继续辅佐商汤。 商 汤为人还十分仁德。一天他外出游猎,看见郊野四面张著罗网,张网的人祈祷说:“愿从四面四方来的,都进入我的罗网!”商汤听了说:“嗳,这样的话,就把禽 兽全打光了!”于是把罗网撤去三面,让张网的人祈祷说:“想往左边走的就往左边走,想向右边逃的就向右边逃。不从命的,就进我的罗网吧。”诸侯听到这件 事,都说:“汤的仁德真是到了极至,连禽兽都能受到他的恩惠。” 商汤顺天命讨伐夏桀 与 此同时,夏王桀却施行暴政,荒淫无道,还有诸侯昆吾氏也起来作乱。商汤于是率领诸侯举兵,伊尹相随。商汤亲自指挥,先去讨伐昆吾,转而又去讨伐夏桀。商汤 对部族的众人说:“不是我个人敢于兴兵作乱,是因为夏桀犯下了很多的罪行。我虽然也听到你们说了一些抱怨的话,可是夏桀有罪啊,我畏惧上天,不敢不去征 伐。如今夏桀犯下了那么多的罪行,是上天命令我去惩罚他的。现在你们众人说:‘我们的国君不体恤我们,抛开我们的农事不管,却要去征伐打仗。’你们或许还 会问:‘夏桀有罪,他的罪行究竟怎么样?’夏桀君臣大徭役,耗尽了夏国的民力;又重加盘剥,掠光了夏国的资财。夏国的民众都在怠工,不与他合作。夏朝的百 姓指著太阳咒骂夏桀说:‘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一起灭亡。’(夏桀曾以为他的统治永远不会灭亡。他说:“天上有太阳,正像我有老百姓一样。太阳会灭亡 吗?太阳灭亡,我才灭亡。”)!夏王的德行已经到这种地步,现在我一定要去讨伐他!希望你们和我一起来奉行上天降下的惩罚,我会重重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 怀疑,我绝不会说话不算数。如果你们违抗我的誓言,我就要惩罚你们,概不宽赦!”商汤为此写下了《汤誓》。商汤曾说“我很勇武”,因此又被尊称为武王。 汤在伊尹的辅佐下,率领由70辆战车和5000名步卒组成的军队与夏王朝的军队在鸣条相遇,展开了一场大决战。鸣条之战,夏桀全军崩溃。桀出逃后死于南巢,夏王朝从此灭亡。 *商初商汤的仁政 伊尹向诸侯公布了这次大战的情况。自此,其他诸侯全部归服,商汤登上天子之位,平定了天下。一个新的王朝开始了。 商 汤班师回朝,回到国都亳,废除了夏的政令,并作《汤诰》告诫诸侯要敬畏上天、修行德政、为民谋利。《汤诰》这样记载:“三月,殷王亲自到了东郊,向各诸侯 国君宣布:‘各位可不能不为民众谋立功业,要努力办好你们的事情。否则,我就对你们严加惩办,那时可不要怪罪我。’又说:‘过去禹、皋陶长期奔劳在外,为 民众建立了功业,民众才得以安居乐业。当时他们东面治理了长江,北而治理了济河,西面治理了黄河,南面治理了淮河,这四条重要的河道治理好了,万民才得以 定居下来。后稷教导民众播种五谷,民众才知道种植各种庄稼。这三位古人都对民众有功,所以,他们的后代能够建国立业。也有另外的情况:从前蚩尤和他的大臣 们在百姓中发动暴乱,上帝就不降福于他们,这样的事在历史上是有过的。先王的教诲,可不能不努力照办啊!’又说:‘你们当中如果有谁干出违背道义的事,那 就不允许他回国再当诸侯,那时你们也不要怨恨我。’”汤用这些话告诫了诸侯。这时,伊尹又作了《咸有一德》,说明君臣都应该有纯一的品德;咎单作了《明 居》,讲的是民众应该遵守的法则。 商汤是这样说的,自己也是身体力行。商朝初年,发生了一场旱灾,延续了七年。史书说, “……三月,商王践天子之位,是岁大旱。”(《通鑑前编》)“尧、禹有九年之水,汤有七年之旱。”(《管子•轻重篇》)连续七年的旱灾,使河干井枯,草木 枯死,禾苗不生,庄稼无收,白骨遍野。咄咄逼人的旱灾,震撼著整个商王朝。那时的人们都认为是天帝所为。卜辞中就有“贞(问):不雨,帝佳旱我。” (《龟》1.25.13)意思是:不下雨,是天帝给我的旱灾。此时,商代为“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小戴札•表记篇》)因此,自从旱灾 发生后.商汤就在郊外设立祭坛,天天派人举行祭礼,祈求天帝除旱下雨。这就是“郊祭”。 郊祭最初的仪式是:燃烧木柴,用 牛、羊、猪、狗等家畜作上供的物品。祭祀时,史官手棒三足鼎,鼎内盛有牛、羊等内作供品。史官虔诚的向天地山川祷告说:“是不是因我们的王政事无节制法 度?是不是使人民受了疾苦?是不是因官吏受贿贪污?是不是因小人谗言流行?是不是有女人干扰政事?是不是宫室修得太大太美?为何还不快快下雨呢?”这是史 官受汤之命,说了六条责备自已的事以求天帝鬼神赐福降雨。然而,祭祀没有效果。尽管商汤命史官天天祭礼,苦苦哀求,天帝依然无动于衷,没有赐福降雨。 大 旱持续到第七年的时候,商汤命史宫们在一座林木茂盛的山上,选了一个叫桑林的地方设了祭坛,他亲自率领伊尹等大臣举行祭祀求雨。但是祭祀之后也未见下雨, 商汤就命史官占卜。史宫们占卜后说:“祭祀时除了要用牛羊作牺牲外,还要用人作祭品。”商汤稍稍沉吟后说:“我祭祀占卜求雨,本是为民,怎能去焚烧他人? 用我来代替吧!”说罢,命左右把祭祀的柴火架起来,然后将自己的头发、指甲剪掉,沐浴洁身,向上天祷告说:“我一人有罪,不能惩罚万民;万民有罪,都在我 一人。不要以我一人的没有才能.使天帝鬼神伤害人民的性命。”祷告完毕,商汤便坐到柴上去。左右正要点火,突然乌云四合,大风乍起,人们盼眼欲穿的大雨骤 然而至。这就是历史上的“汤祷桑林”。人们都认为正是汤的为民牺牲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才使得天降甘霖,旱情解除。商汤临政之后,还修改了历法,把夏历的寅月为岁首改为丑月为岁首,又改变了器物服饰的颜色,崇尚白色,在白天举行朝会。

褒姒

褒姒
褒姒-周幽王妃
周幽王的宠妃,生卒年不详。褒人所献,姓姒,故称为褒姒。她甚得周幽王宠爱,生下儿子「伯服」。褒姒生性不爱笑,幽王为取悦褒姒,举烽火召集诸侯,诸侯匆忙赶至,却发觉并非寇匪侵犯,只好狼狈退走。后来,褒姒勾结权臣,废申后和太子「宜臼」。申后之父联络鄫侯及犬戎入寇,周幽王举烽火示警,诸侯以为又是骗局而不愿前往,致使幽王被犬戎所弑,褒姒亦被劫掳。

制礼作乐

《淮南子.齐俗训》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周初大分封之后,姜尚问周公姬旦:“您怎样治理鲁国?”姬旦道:“尊尊而亲亲。” “尊尊”,就是尊敬应尊敬的人;“亲亲”,即亲爱应亲爱的人,讲的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悌等。这正是周礼的基本要求。 周公深知,要取得一个政权须要“武功”的,可巩固一个政治却须要“文治”,仅仅依靠暴力和强权是无法维持统治的。为了周王朝的长治久安,周公开始了一项最重要的政权建设工作──制礼作乐。所谓制礼作乐,就是通过“礼乐”的形式把阶级社会中各等级的权利和义务制度化,固定化,使社会秩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中。周公制礼作乐所涉及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也是复杂的,它包括当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如:嫡长子继承制,井田制,刑制,乐制等。周公所制定的礼乐制度对于稳定周代的社会秩序,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起了重要作用,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概括讲来,周礼的内容应该包括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礼义是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这些礼仪都是本著忠、孝、信、义等准则推衍而来;礼俗即周人的社会风俗与道德习惯。 诸侯 诸侯国中文狭义上指中国历史上秦朝以前分封制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最高统治者被赐与「诸侯」的封号。现代多数情况,「诸侯」和「诸侯国」混淆使用。 * 中文有时依照中国的封建体制对罗马帝国时代、中世纪罗马教廷统治的「王国」称为「诸侯国」。* 诸侯国,广义上指封建时代(封建社会)及其以前人类文明时期共主(天子、皇帝)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中国直至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取消分封制。中国自汉朝开始直至清朝,均不同程度实行分封制,其中汉朝郡县制和封国制两种行政制度并存,但「国」属于行政区划,和郡行政地位相同,期间伴随中央政府的强弱,权利发生变化,大多数情况下,只是作为行政区划,少数时期成为与中原朝廷对抗的割据势力,如五代时期的「十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