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6日星期六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节气,在每年的4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15度时为清明。《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清代《帝京岁记胜》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淨明洁,故谓之清明”。清明前后,气候逐渐转暖,冰雪消融,草木青青,清洁明淨的春季风光代替了草木枯黄、满目萧条的寒冬景象。天气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

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演变成民间节日的节气,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清明前后往往细雨飘飘,和风拂拂,所谓“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时春色如画,踏青春游,扫墓祭祖,是传统习俗。唐代诗人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的名句是清明生动的写照。清明节由来关于清明,有一则感人肺腑的古代传说。

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大公子重耳受奸臣陷害,在大臣介子推的保护下,流亡国外。有一天,他们在一座大山里迷了路,几天几夜没吃上东西,重耳饿得头昏眼花再也无力走动。介子推割下自己腿上一块肉,用火烤熟送给重耳。重耳吃完后问肉是哪来的,介子推告诉说是自己腿上的肉。重耳感动地说:“你这样待我,日后我怎样报答你呢?”介子推说:“我不求报答,但愿你不要忘记我割肉的痛苦,要多想些治理国家的方法,希望你以后做一个清明的国君。”重耳流亡后的第十九年,终于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他把流亡时期跟随他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都封赏了,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著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于是,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著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樑堵著个柳树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离开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穿在脚上,望著它哀叹:“悲哉足下。 ”“足下”是古人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著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著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以后,晋文公常把血书袖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佑铭。他勤政清明,励精图治,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晋国的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对有功不居、不图宝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

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烟火来表示纪念。还用面粉和著枣泥,捏成燕子的模样,用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这东西叫“之推燕” (介子推亦作介之推)。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即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每届清明,人们把柳条编成圈儿戴在头上,把柳条枝插在房前屋后,以示怀念。

没有评论: